教育资源配置的配置目标

无论是采取何种形式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都必须追寻以下这样三个基本目标:
1.公平
在现实社会中,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这里我们所要谈的和所能实现的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公平 。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要尽可能的使教育资源配置和受教育者的条件相当,考虑到地区和类别差异,对于实际工作中所造成的不公平现象进行调节和修正 。对于公平,人们不仅有对“量”上的要求,更有对其“质”上的追求,即要通过对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确保起点和过程的公平从而实现结果的公平 。
2.效率
在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必须考虑到投入的成本以及这些成本会给本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重要的贡献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活动,其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收益,还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非经济收益 。无论是计划型资源配置方式还是市场型资源配置方式或者说混合型资源配置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想通过教育获得较大的预期收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 。
3.稳定
稳定指的是宏观经济运行有秩序,经济处于可持续的发展之中 。衡量稳定的四大指标有:物价稳定、就业充分、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这里我们所说的稳定主要是指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使各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得到比较充裕的办学经费,使教育得到稳定的发展,教育的地区差异得以缩小,从而提高全社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保证社会各项事业平稳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的有效增长 。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认为效率和公平是矛盾冲突的,如果要公平就不可能有效率,而如果要效率则不可能实现公平 。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公平和效率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之间虽然有矛盾冲突的一面,但却是可以实现彼此共存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效率和公平是要实现的双重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又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事实上,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并不必然引起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则是会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效率 。当效率带来的社会才大于其带来的社会损失的时候,这种效率是合理的;同样,当不公平带来的效益大于其损失时,这种不公平也是合理的 。
在不同的条件下,到底是追求所谓的公平还是效率,则应该慎重权衡,适时做出不同的选择 。正如美国的阿瑟·奥肯曾经说过:“并非凡有利于一方的因素必然有害于另一方,但有时,为了平等就要不惜牺牲一些效率,为了效率,又不得不影响平等,因为平等和效率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也许是它们互相需要的原因——在平等中放入一些合理性,在效率里添加一些人性 。”

教育资源配置的配置目标

文章插图
【教育资源配置的配置目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