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朱熹读音 朱熹怎么读( 二 )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朱熹任满罢归 。回来途中,再见李侗于延平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朱熹已意识到“妄佛求仙之世风,凋敝民气,耗散国力,有碍国家中兴”,打算重新踏上求师之路,决心拜李侗为师 。为表诚心,他舍弃舟车,步行三百余里,求学于李侗 。朱熹师事李侗,是其思想一个大转变时期,经历一次他自称为“尽废所学”的自我否定,认识到自己过去所学佛教禅学思想空言无实,完成了逃禅归儒的思想升华,世界观豁然开朗 。因得承袭二程“洛学”的正统,奠定了朱熹以后学说的基础 。他当时题写的“鸢飞鱼跃”四个大字,就是这种开朗心情的传神写照 。
朱熹归自同安,不求仕进,主要进行教育和著述活动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即位,诏求臣民意见 。朱熹应诏上封事,力陈反和主战、反佛崇儒的主张,详陈讲学明理、定计恢复、任贤修政的意见 。隆兴元年(1163年)十月,朱熹应诏入对垂拱殿,向宋孝宗面奏三札:一札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 。但当时汤思退为相,主张和议 。朱熹的抗金主张没有被采纳 。十一月,朝廷任朱熹为国子监武学博士 。朱熹辞职不就,请祠归崇安 。
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朱熹在林择之、范念德的陪同下前往潭州(今长沙)访问湖湘学派代表张栻 。朱熹此时正当壮年时期,著作接连问世,盛名渐播 。张栻,字敬夫,师从胡宏,学有专长,自成一派,号称湖湘学派,朱熹对他早有敬仰之心 。朱熹和张栻进行了一次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上最著名的会讲——朱张会讲,开创了会讲之先河 。两人的讨论从太极之理上展开并最终趋于一致 。朱、张会讲于岳麓书院,从各地赶来听者达数千人 。在岳麓书院讲堂,朱熹手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后被书院奉为校训 。在经过两个月的岳麓讲学后,朱熹在张栻的陪同下游南岳衡山 。在一路的游览中,眼前的无边风景,不时牵动他们的诗兴,他们一边游览一边唱酬 。几天里,他们共得诗一百四十九篇,合编为《南岳唱酬集》 。下了衡山,从岳宫到槠州一百八十里,朱熹和张栻就还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临别前的讨论 。两人朝夕在船中,讨论《中庸》之义三天三夜未曾合眼 。朱熹与张栻分手后,携弟子范念德、林择之东归,一路轮流更换唱和 。到达崇安后,将东归旅途中所作的二百余篇诗文,汇集成《东归乱稿》一书 。
乾道四年(1168年),崇安发生水灾 。朱熹力劝豪民发藏粟赈饥,还向官府请贷粮食六百斛散发于民,使民不致挨饿 。乾道五年,朱熹悟到“中和旧说”之非,用“敬”和“双修”思想重读程颢、程颐著作,从全新角度独创“中和新说” 。这是在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影响十分深远的重大事件,标志朱熹哲学思想的成熟 。九月,朱熹母去世,朱熹建寒泉精舍为母守墓,开始了长达六年之久的寒泉著述时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