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原文、作者( 七 )


阻止这场战争的不是道义 , 而是墨子的智慧 , 在绝对失败的情况下 , 楚王放弃攻打宋国 。
这表明 , 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 , 要敢于斗争 。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 , 使他们在**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 , 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 , 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这个道理 , 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 , 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
从写作特点来看 , 本文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 , 围绕矛盾冲突来阐明道理 , 凸显人物性格 。当墨子到楚国见到公输盘 , 经过道义上的一番谴责之后 , 公输盘“服”了 。它似乎意味着矛盾得以解决 。其实不然 。当墨子指出:你既然“服”了 , 何以不停止攻宋呢?这么一问 , 公输盘却把责任转嫁于楚王 。这既说明他口是心非 , 又引出了与楚王的新矛盾 。为解决它 , 墨子去见楚王 , 从道义上把楚王驳得体无完肤 , 致使楚王称“善” 。看来矛盾该是解决了 。其实不然 。楚王同公输盘一样 , 只不过是耍了个花招罢了 。他在称“善”之后用“虽然”二字一转 , 又把责任推到公输盘身上 , 说什么“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必取宋” 。这样一来 , 矛盾就更加复杂化了 。又是与楚王的矛盾 , 又是与公输盘的矛盾 , 二者错综交织在一起 。面对这样顽固而又狡诈的敌人 , 如果还采取先前那种从道义上揭露的办法对付他们 , 显然是不能奏效的 。那么究竟怎样解决这一矛盾 , 既是摆在墨子面前的一个十分艰巨的课题 , 也是读者想要急切知道的 。出自墨子的机智多谋 , 来了个以眼还眼 , 以牙还牙 。既然楚王和公输盘都仗恃云梯这一攻城之械来攻宋 , 就需要把云梯这个迷信予以彻底摧毁 。于是墨子便在战术上与公输盘来一次较量 。较量的结果 , 公输盘彻底失败 , 屈服了 。然而 , 矛盾非但没有解决 , 且向纵深发展 。公输盘在黔驴技穷的情况下 , 竟想下毒手把墨子这个劲敌杀掉 , 妄图扫清攻宋道路上的障碍 。但是这一阴谋不但未能得逞 , 反被墨子一眼看穿进而一针见血地当面揭露 。墨子还严正告诉他们:“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 已持臣守圉之器 ,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 , 不能绝也 。”最后在实力的对比和威慑之下 , 楚王才被迫说出“善哉!吾请无攻宋矣”的话来 。矛盾终于得以解决 。试看故事是多么曲折生动!矛盾冲突犹如波浪起伏 , 滚滚向前推进 。
再者 , 作者还善于运用类比说理 , 进行层层推理 。墨子见公输盘和楚王 , 都不是直陈其事 , 开宗明义 , 而是先作比喻 , 然后进行逻辑推理 , 使之持之有故 , 言之成理 , 这就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 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而尤为突出者 , 是作者运用比喻之妙 。诸如墨子见到公输盘后 , 公输盘问他有何见教 , 他并不正面直答来意 , 而说:“北方有侮臣者 , 愿借子杀之 。”他把问题说得十分严重 , 意在一下子把对方的注意力引到这件事上 , 迫使对方对这件事立即表示态度 , 说出意见 , 亦即使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出的话来 。可是公输盘偏偏不说 , 只是表示不高兴 。公输盘不说 , 当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于是只好再来个火上加油 , “请献十金” 。这意味着要拿金钱贿赂收买他 , 让他去干**的勾当 。这下子公输盘可沉不住气了 , 便脱口说出“吾义固不**” 。墨子之所以使他不高兴 , 继而又激怒他 , 无非是让他说出这句话来 , 然后再予以批驳 。墨子见楚王 , 则是另一番气象 。一开头就作比说:“今有人于此”如此这般 。他不用“倘若”“假如”等假设字样 , 好像是讲一件实实在在的事 , 使对方不致发生错觉 , 能够听得进去 , 然后让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出的话来 。墨子连用了三个比喻 , 然后问楚王:“此为何若人?”楚王很痛快地回答说:“必为有窃疾矣 。”既然回答得痛快 , 那就毫无必要再用激将的办法进一步逼问了 。但读者完全可以想像 , 假如楚王也像公输盘那样吞吞吐吐的话 , 墨子将会用别的办法使他说出自己要他说的话的 。可见 , 墨子是根据不同对象的表现 , 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总之 , 要他们说话 , 要他们说出自己想要他们说的话 。不说话 , 不行;说了话 , 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也不作罢 。只要他们说了话 , 事情就好办了 , 就可以抓其把柄 ,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 。墨子就是用这种引鱼上钩、先发制人的办法 , 进行说理的 , 自始至终都以主动进攻的姿态出现 , 使对方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文章之所以富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 是同这种说理方法密不可分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