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楼原文、作者

夕阳楼 唐代:李商隐 , 所属类型:景点 , 感伤
在荥阳 , 是所知今遂宁萧侍郎牧荥阳日作矣 。
花明柳暗绕天愁 , 上尽重城更上楼 。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
译文及注释 【夕阳楼原文、作者】译文
花明柳暗 , 忧愁绕着天时转 。登上了高高城楼 , 又上高楼 。
要想问孤飞的鸿雁 , 你将飞向何方?岂不知自己的身世 , 同样悠悠茫茫!
注释
夕阳楼:旧郑州之名胜 , 始建于北魏 , 为中国唐宋八大名楼之一 , 曾与黄鹤楼、鹳雀楼、岳阳楼等齐名 。
荥阳:在河南省郑州市荥阳一带 。
是:指夕阳楼 。所知:所熟悉的人 。萧侍郎:即萧澣 。《旧唐书·文宗纪》:“大和七年(833)三月 , 以给事中萧澣为郑州刺史 , 入为刑部侍郎 。九年六月 , 贬遂州司马 。”《地理志》:“遂州遂宁郡 , 属剑南东道 。”萧澣贬遂州司马 , 不久病逝 , 李商隐作有《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
花明:九月繁花凋谢 , 菊花开放 , 特别鲜明 。柳暗:秋天柳色深绿 , 显得晦暗 。绕天愁:忧愁随着天时循环运转而来 , 秋天有秋愁 。
重城:即“层楼” , 指高高的城楼 。楼:指夕阳楼 。
赏析 这首诗以眼前看到的景物入手 , 以艺术的手法来诠释心中的愁绪和感慨 , 读起来沉郁真挚 , 依稀在人们面前展开了一幅花明柳暗、高楼独立、孤鸿飞翔的画面 。李商隐用他生动的笔墨 , 既写出了夕阳楼的真实风景 , 也尽情倾诉了他的心事和渴望 。
“首两句”是倒装语 。“花明柳暗”的风景是在“上尽重城更上楼”后所见 。但第二句对于第三句的“欲问孤鸿向何处” , 又是顺叙 。可见诗人构思炼句之巧妙 。像《登乐游原》一样 , 诗人的身心异常疲累 , 灵与肉遭受着痛苦的煎熬 , 心灵的宇宙愁云密布 , 内心深处感到异乎寻常的压抑与孤独 。所以诗人“上尽重城更上楼”时 , 不愿 , 不甘 , 乏力 , 又无可奈何 , “上尽” , 还要“更上” , 成了一种负担 , 一种难以承受的体力和精神的负担 。这与王之涣“更上一层楼”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 。诗人登楼所见景物有二:一曰花明柳暗 。二曰悠悠孤鸿 。众所周知 , 任何诗人描摹景物 , 都有他自己的独特的审美选择 , 并把选择对象在自己的心灵中加以主观化的熔铸 。成为诗人自己的经过改造了的景物 。《夕阳楼》诗中所出现的“花明柳暗” , 说明时值春色烂漫的季节 , 大自然本应是一派生机盎然的天地 。但是李商隐却没有“峰回路转”、“又一村”的那种感觉 , 而是把弥漫在诗人自己胸际黯淡的愁云 , 又转而弥漫到“花明柳暗”的景物之上 , 使如许春色也蒙上了一层**愁云**凝的黯淡色彩 , 而且诗人胸际的愁云又放而大之 , 弥漫充塞到了天地间 , 成了“绕天愁” , 此愁不同于它愁 , 此愁悠长、纷乱 。李商隐诗在遣词造句上是非常讲究的 , 同一事物 , 他不说“柳暗花明” , 而写成“花明柳暗” , 词序排列由明而暗 , 而愁 , 以显出情绪变化的层次 , 如按通常“柳暗花明”的说法 , 便乱而无序了 。由此可见诗人对意象的关注 , 造境的巧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