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论文


消费心理学论文(消费心理学)
昨天在朋友圈里看见有人说“交了房租,还了花呗,上个月又白干了 。”
翻了翻底下的评论,一群年轻朋友都表示同感,更有甚者说,“我觉得自己每个月都在白干 。”
现在年轻人的工资也不低,平均水平都是5000左右,可是为什么他们总觉得不够用?为什么总是成为“月光族”?
消费主义盛行(Consumerism)消费主义是指人们一种毫无顾忌、毫不节制的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并把消费当做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
有学者将消费主义的实质定义为“拜物主义”,即是指人们通过对物的消费和占有来体现自己的生活方式、身份地位以及优越感 。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消费水平自然也随之攀升 。
尤其是近年来,相当一部分人鼓吹消费主义,以年轻人为首的“超前消费”已经成为常态 。
在年轻人看来,贷款买房也属于超前消费的行为,大家都认可,那为什么自己用信用卡、花呗消费,就总是遭到他人(长辈)的质疑呢?
所以他们更加享受消费的过程,尤其是“先享受,后付款”的行为,更受年轻人追捧 。
其实这类人中,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年轻人是因为在获得财富的初期,没有建立起正确恰当的观念 。在极强的表现欲操控之下,急于通过消费来证明自己,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

学者毛世英认为:

“所谓消费主义,是指一种鼓吹在大众生活层面上进行高消费的价值观念、文化态度或生活方式 。”
并不是说消费主义完全不可取,而是现在的年轻人过于推崇感性消费,而忽略了理性消费的重要性 。
有的人拿着五六千的工资,却总是喜欢购入一些奢侈品,以此彰显自己的地位和品味 。随便一个奢侈品包包就是几千上万元,但是在他们看来,这个钱都是该花的 。
到底值不值得,旁人说了不算,只有当事人才有话语权 。如果自己觉得值,那就没必要每天嚷着“又没钱了”这样的话 。
一边大手大脚的花钱,一边又哭天喊地抱怨自己穷,这样的行为的确是不讨喜 。

生活成本过大,心理素质差在一二线城市中,大部分打拼的外来人口都是年轻人 。对他们来说,每个月最大的开销就是房租和吃饭 。
想要离公司近一点,那房租肯定高 。想要吃得健康有营养,就需要自己做,但是因为工作又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也就选择的外卖 。
实际上,每天吃外卖的开销是相当大的 。
再加上还有其他生活必须开销的地方,零零散散加起来,五六千的工资也剩不了多少 。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些年轻人因为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会觉得人生没有盼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