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赫“六法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历史作用?】
文章插图
六法依次为:①“气韵生动”或“气韵 , 生动是也” , 是指作品中刻画的形象或作品整体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 , 富 中国画于生命的活力 。原为衡量画中人物形象 , 后扩至其他题材作品 , 乃至某一绘画形式因素 。②“骨法用笔”或“骨法 , 用笔是也” , 其中“骨”为一比喻性概念 , 借指人内在性格的刚直、果断及所画人物的骨相所体现出的身份气质 。谢赫的“骨法”也包涵了用笔所表现的骨力、力量美 , 它是传统绘画特有材料工具和民族风格所决定的美学原则 。③“应物象形”或“应物 , 象形是也” , 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 。将其置于气韵与骨法之后 , 表明南北朝时代对描绘对象真实性十分重视的同时又深刻地把握了艺术的外在表现与内在表现的关系 , 它的位置是很恰当的。④“随类赋彩”或“随类 , 赋彩是也” , 是指着色 , 可以解释为色彩与所画之物象相似 。⑤“经营位置”或“经营 , 位置是也” 。经营原意为营造、建筑、位置或指物象的地位或指安排配置的动作 , 因断句不同而使“位置”或为名词 , 或为动词 , 总之指构图和构思 。⑥“传移模写”或“传移 , 模写是也” , 指临摹作品 。传 , 移也 , 或解释为传授、流布、递送 , 模为摹仿 。绘画上的传移流布 , 靠的是模写 。模写的功能 , 一是可学习基本功 , 二是可作为流传作品的手段 , 由于它并不等同于创作 , 故谢赫将其放于六法之末 。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 。“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 。中国画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 , 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 , 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 , 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 , 都概括进去了 。自六法论提出后 , 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 。后代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 。宋代美术史家郭若虚说:“六法精论 , 万古不移”(《图画见闻志》)从南朝到现代 , 六法被运用着、充实着、发展着 , 从而成为中国古代美术理论最具稳定性、最有涵括力的原则之一 。
推荐阅读
-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 如何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意义
- 拼音u和ü怎么区分练习
- “五花马,千金裘”是什么意思?
- 如何辨析“凡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辨析”
- 实是欲界之仙都中"是"是什么意思
- win xp 蓝屏0x00000024 发生蓝屏0x00000024的解决方法
- 铁炉堡国王麦格尼·铜须的位置在哪?找不到
- 柳永的<<观海潮>>
- 有这么一句话“一日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用以表明毒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