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食原文、作者( 二 )


此诗的启示意义,超越了乞食一事 。全幅诗篇语言平淡无华,却蕴发着人性美丽的光辉 。主人急人之难,诗人感恩图报,皆至性真情,自然呈露,光彩照人 。这是两种高尚人格的对面与相照 。急人之难,施恩不图报;受恩必报,饮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中国民族精神中的传统美德 。诗中映现的两种人格,深受传统美德的煦育,亦是传统美德的体现 。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一说此诗作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陶渊明六十二岁,诗人根据乞食的真实经历,写下此诗 。一说此诗作于陶渊明青年时期,大约在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陶渊明二十一岁,与朋友聚会,饮酒赋诗 。
作者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