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 。“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 。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 。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 。
2、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 。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 。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
【三伏的来历 三伏的由来】3、初伏和末伏固定是10天,中伏是不固定的,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所以,三伏有些年份是30天,有些年份是40天 。
推荐阅读
- 没发酵的面团能做什么 没发酵的面团的处理方法
- 金针菇怎么炒好吃 金针菇的做法
- 香煎金鲳鱼的做法 香煎金鲳鱼怎么做
- 解冻的母乳常温下可以放多久
- 蔬菜蚬子汤 蔬菜蚬子汤的简单做法
- 十岁孩子蹬被子怎么解决 十岁的小孩睡觉踢被子怎么办
- 世界四大水果是哪四样 世界四大水果的简介
- 草莓冰步骤 草莓冰的做法
- 求解 ,当你的老板对你说,你真是我的小祖宗是什么意思?
- 糯米小蛋糕的做法 糯米小蛋糕的做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