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的地道战课文 冀中的地道战讲的是什么内容


1、冀中的地道战课文:1942到1944那几年 , 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 , 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 , 十里一碉 , 八里一堡 , 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 。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 , 冀中人民在的领导下 , 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 , 这就是地道战 。
说起地道战 , 简直是个奇迹 。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 , 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 , 横的 , 竖的 , 直的 , 弯的 , 家家相连 , 村村相通 。敌人来了 , 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 , 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 , 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 , 照常种地过日子 , 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 。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 , 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 。就拿任丘的地道来说吧 , 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 , 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 。地道有四尺多高 , 个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尺 , 不妨碍上面种庄稼 。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 , 洞顶用木料撑住 , 很牢靠 。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 , 有的住人 , 有的拴牲口 , 有的搁东西 , 有的做厕所 。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 , 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 。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 , 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 , 不成问题 。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 , 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 。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 , 敌人很难发现 。人藏在洞里 , 既不气闷 , 又不嫌暗 。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 , 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
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 , 外面堆满荆棘 。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 , 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 , 上面用木板虚盖着 , 板上铺些草 , 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 。在地道里 , 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 , 民兵拿着武器在洞里警戒;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 , 叫“迷惑洞” , 敌人万一进来了 , 分不清哪条是死道 , 哪条是活道 。进了死道 , 就有地雷埋在那儿等着他们;就算进了活道 , 他们也过不了关口 。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 , 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 , 就可以把“孑口”守住 , 真是“一夫当关 , 万夫莫开” 。
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 , 想方设法来破坏 , 什么火攻啊 , 水攻啊 , 毒气攻啊 , 都用遍了 。大家又想出了许多妙法来防备 。洞口准备着土和沙 , 可以用来灭火 。“孑口”上装着吊板 , 如果敌人放毒气 , 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 , 不让毒气往里透 。对付水攻的法子更妙了 , 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 , 敌人放水的时候 , 水从洞口进来 , 就流到枯井暗沟里去了 。任敌人想出什么毒辣的法子也不怕 , 因为各个村子的地道是相通的 , 大不了转移到旁的村子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