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两句是全词的画龙点睛,它又象是在写景,又象是在发议论 。这两句决定了全词的情调 。如果单从头三句及“青旗沽酒”句看,这首词的情调是很愉快的 。但词人是一位忠义之士,处在南宋偏安杭州,北方金兵掳去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还在节节进逼的情势之下,他想图恢复,而南宋朝中大半是些昏愦无能,苟且偷安者,叫他一筹莫展,心里十分痛恨 。就是这种心情成了他的许多词的基本情调 。这首词实际上是愁苦之音 。
“斜日寒林点暮鸦”句已透露了一点消息,到了“桃李愁风雨”句便把大好锦绣河山竟然如此残缺不全的感慨完全表现出来了 。从前诗人词人每逢有难言之隐,总是假托自然界事物,把它象征地说出来 。辛词凡是说到风雨打落春花的地方,大都是暗射南宋被金兵进逼的局面 。这里的“城中桃李愁风雨”也是慨叹南宋受金兵的欺侮 。
词中用了反衬手法,反衬就是欲擒先纵 。从愉快的景象说起,转到悲苦的心境,这样互相衬托,悲苦的就更显得悲苦 。前人谈辛词往往用“沉痛”两字,他的沉痛就在这种地方 。但是沉痛不等于失望,“春在溪头荠菜花”句可以见出词人对南宋偏安局面还寄托很大的希望 。这希望是由词人在村中看到的劳动人民从事农桑的景象所引起的 。上句说明“诗可以怨”(诉苦),下句说明“诗可以兴”(鼓舞兴起) 。
创作背景 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冬,41岁的辛弃疾遭遇**,隐居上饶 。随着退闲时间的推移,作者已经习惯了乡居生活的恬淡,渐渐把自己融入到淳朴的农民人群之中,同时更加感到城市生活特别是官场生涯的纷扰和嚣乱,这首词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
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推荐阅读
- 双十一购物津贴?
- 择天记原著小说 择天记原著小说简介
- 天使投资是啥意思
- 天堂鸟叶子发黄焦边干枯是怎么回事
- 于观音阁饯梁天壶宗烈同府原文、作者
- 任天堂游戏怎么下载 现在你知道了吗
- 翻译诗意:悠悠天野旷,切切故乡情。
- 扎嘴和蝈蝈的区别
- 蛋清放了三天还能用吗?
- 冬天适合穿什么衣服 冬天穿的衣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