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华民族的复兴,有赖于汉文化的复兴;汉文化的复兴,有赖于汉语的复兴;汉语的复兴,有赖于汉字的重新激活 。
素质教育,有赖于自学教育;自学教育,有赖于阅读教育;阅读教育,有赖于汉字教育 。显然,汉字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瓶颈与突破口 。
二、激活汉字、疗养汉字之形,是汉字工具的当务之急 。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原子核,激活原子核,就能引爆思想的原子弹 。历史表明,正是先秦时期象形、纯朴的汉字,造就了无数颗大大小小的“思想原子弹”,爆炸出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灿烂;而此后,伴随对汉字的一次次革命,伴随字形的不断抽象、晦涩,中国人的思想与创造力也不断萎缩 。
三、古文字形(篆文字形,尤其是金文字形、甲骨文字形),是解释汉字本义的根本依据,避免盲从典籍权威的定论;避免以主观理解代替客观分析;避免循环解释 。
在表述时应完全避免“‘愚’是‘愚昧’(A是AB)”或“‘蠢’是‘愚蠢’(B是AB)”的概念循环 。
四、义项排列应平面化 。
汉字经历数千年的演变,大部分汉字含义丰富、变化微妙,义项的线性排列方式使诸多义项显得杂乱无序,只有平面化的义项排列,才能明晰显示各义项之间的脉络渊源 。
【象形字典的汉字理念】五、所有文字都是“表义文字” 。
汉字学界存在一个混乱概念:汉字是“表义文字”,拉丁文字是“表音文字” 。字形,字音,字义,这是任何文字都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即,所有文字都是“表义”的,因此说“汉字是表义文字”,是一句纯粹的废话;说“拉丁文字不表义”则更是无知的天大笑话,不表义的文字发明来干什么?
字形、字音,是文字在表义时可选择的两大手段,只是有些文字倾向于以字形表义,有些文字倾向于以字音(音节)表义 。根据手段与目标的关系,可以将所有文字分类为“以形表义的文字”即“象形文字”,和“以音表义的文字”即“拼音文字” 。
六、“会意”造字法,应表述为“会义” 。
汉字学界一向把造字法中的“会义”法写成“会意”法 。这是明显的错误,把“会义字”写成“会意字”,就像把“表义文字”写成“表意文字”一样,“会意字”和“表意文字”,都是不知所云的东西 。
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将汉字的造字法归纳为六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其中,由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成一个新字的造字方法(理应称“会义法”)被称为“会意法” 。“会意”法,或许是东汉许慎本人的一时误用,或许是后人对“会义”的误抄、误印,不管怎样,“会意”这一明显错误的概念竟被文字专家们沿用至今,这是个大遗憾 。
“意”,指个人的心思、想法,如“意思”、“意图”、“心意”,强调的是个体性和主观性;“会意”,指领会他人的心思、想法 。
“义”,原指扬善惩恶的天意,后引申为公认的道德、真理、公认的文字内涵,如“义理”、“义气”、“词义”,强调的是普遍性和客观性;“会义”,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的含义,以合并、借代、借喻等方式合成一个新的合体字的含义 。
七、“会义”法,是汉字的主要造字法 。
传统观点认为,绝大部分汉字是“形声”字 。本站以为,这是汉字学界存在的最大误解 。恰恰相反,绝大部分汉字是“会义”字;准确地说,大部分汉字的构成是“会义兼形声”;更准确地说,大部分汉字是中国的智慧先人用“省略式的会义兼形声”模式创造的 。
推荐阅读
- 枕头上的细菌是怎么来的
- 刀切面条的做法
- 手指倒刺怎么处理
- 安阳市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是?
- 请问这是什么型号的法拉利手表。值多少钱。跪谢!
- 天龙八部 阿朱的位置在哪啊
- 现行的佛教早晚课是哪个大师创造的?
- 珍惜亲情友谊的句子
- 最后是现代文 求先虐受后虐攻最后HE的文
- 海尔冰箱哒哒哒哒的响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