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借光还是凿壁偷光,凿壁偷光为什么改成凿壁借光


凿壁借光还是凿壁偷光,凿壁偷光为什么改成凿壁借光

文章插图
【凿壁借光还是凿壁偷光,凿壁偷光为什么改成凿壁借光】“凿壁偷光”和“凿壁借光”都是正确的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 。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成语故事: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
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 。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 。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 。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凿壁借光还是凿壁偷光?
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 。
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 。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 。由于他勤学好问,后来终有成就,官至吏部尚书 。
道理:学习要刻苦努力,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克服一切困难也要坚持读书,条件再艰苦并不能成为学习的障碍,学习的关键在于愿意学习以及拥有顽强的意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