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窟艺术兴起的时代背景

【中国石窟艺术兴起的时代背景】

中国石窟艺术兴起的时代背景

文章插图
一、中国石窟艺术的发展过程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 开始是由西方传来的 。从今天遗存的窟群来看 , 新疆拜城克孜尔的窟群、库车的库木土拉、森木塞姆、克子喀拉罕等窟群 , 是把佛本生故事变相 , 画在窟顶的菱形方格内 , 四周则画出所供养的佛、菩萨等像 。敦煌的莫高窟 , 根据现存最早的窟 , 如第二百七十五窟的窟形 , 是在汉民族形式居室建筑的基础上 , 创造了纵长盉顶式 , 与新疆早期石窟的形制大致相同 。两壁横幅画出汉画像石式的本生故事画;在题材上 , 与新疆石窟的壁画大致相同 。这种早期作品 , 还保存着新疆地方(古代西域)石窟艺术与中原艺术相结合的艺术风格 。甘肃地区(十六国五凉) , 由敦煌莫高窟到永靖炳灵寺 , 再南到天水麦积崖 。其早期造像、壁画的题材与风格 , 完全是相同的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五年(439)统一河西以后 , 僧侣与信徒们许多人东迁平城 。云冈早期的第十六至第二十窟 , 以及第七、八窟 , 造像的题材和风格 , 与河西、天水等地区早期造像的风格是相同的 。这充分说明了石窟艺术是沿着由西而东的路线发展的 。北魏太和年中(486-499) , 鲜卑统治集团为了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过程 , 加强镇压中原人民 , 实行了汉化政策 。反映到石窟艺术上 , 以云冈、龙门为中心 , 无论何种形象 , 都采取了汉族形式的衣饰 。由北魏首都平城、洛阳向外发展 , 西至秦陇、河西各石窟 , 南至巴蜀 , 东北至营州(义县万佛堂) , 东南至青、徐(云门山与驼山)都受到了影响 。这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一大变化 。根据这样的发展道路 , 全国最大的石窟群 , 如莫高窟、麦积崖、炳灵寺、寺沟等石窟北朝中期后的造像 , 完全可以说受到云冈、龙门造像的影响 。北朝末期 , 四川广元千佛崖第七十二窟的佛、菩萨等造像 , 与甘肃天水麦积崖中晚期的造像风格是完全相同的 , 因此可以说 , 四川地区早期的石窟造像是受到麦积崖、炳灵寺石窟造像影响的 。隋唐时代 , 虽然生产关系有某些改进 , 生产力有相当的提高 , 但最高统治者依然提倡佛教 , 借以愚惑人民 。佛教是当时各阶级人物信仰的主要宗教之一 , 东西两京是全国的佛教中心 。大寺院 , 如西京的大慈恩寺 。大兴善寺、弘福寺 , 东京的福先寺等 , 都设有翻经院 。而两京的大寺院 , 又都有当时著名画家所画的各种经变图 。①张彦远、段成式等人的著作 , 不仅记录了许多寺院壁画的题材 , 而且还记录了这些壁画风格上如何优美 。这样就便于把这种艺术风格推广到全国各地 。莫高窟中唐代各期所画的壁画 , 尤其初、盛唐时期的壁画 , 虽不能与文献中所记两京寺院的壁画相媲美 , 但可以肯定地说 , 许多画风是与画史所记各大家的风格相一致的 。五代和宋朝以来 , 石窟艺术再不像以前那样发达了 , 开凿的石窟也比较少 , 因而渐趋衰落了 。不过像大足龙岗山、佛湾的造像 , 如《父母恩重经》的浮雕 , 却更接近人间气息 , 这是以前各代石窟造像所不能比拟的 。二、石窟艺术与佛教发展的关系石窟艺术与佛教是十分密切的 。石窟艺术是为当时信佛的人们服务的 。因信仰佛教的各阶级、各阶层人物不同 , 他们所属的佛教宗派也不一样 , 因而在造像与壁画的题材上 , 也要根据自己那一宗派的经典造像 。所以石窟艺术的发展 , 因时间、地点的不同 , 发展情况也不一样 。如新疆石窟 , 除唐代或以后汉人所开的窟画出一些大乘经变以外 , 其余早期开凿的各窟 , 全看不到反映大乘经中的故事造像 。这些石窟群中 , 遗存到今天的雕像 , 主要是释迦和菩萨等单独的形象 , 其次则多是佛本生、佛本行(即如何苦行、忍辱、寻求解脱)等故事画像 。这些画像多数是根据《声闻藏》各经创造出的 , 与外国商人竺婆勒子竺法度学小乘教唯礼释迦的记载相同 , 与法显、玄奘等人所记天山南簏各国信仰小乘教的记录也完全吻合 。玉门关以东 , 在玄学的“贵无派”、“玄冥”、“独化”学说的影响下 , 玄学化的大乘“般若”学 , 也发展了起来 。反映到石窟艺术上 , 早期的多是根据《法华经》、《维摩诘经》、《弥勒下生经》、《佛说阿弥陀经》进行创造的 。这些经 , 一种是不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 , 其最高境界是“空” 。一切以精神本体为最真实 , 因此在他们看来 , 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争胜负 , 就没有必要 。一种是在现实社会中 , 既然没有办法 , 也得不到什么 , 那么在这个社会中去争什么也就没有必要了 。在此类教义的指导下创造出了《法华经》中《宝塔品》的“释迦”、“多宝”佛说法像 , 《维摩诘经》中《问疾品》的“维摩”、“文殊”论道像 , 西方极乐世界中的“阿弥陀佛”像 , 以及两大菩萨——“观世音”、“大势至”像 , 等等 。隋唐时期的佛教 , 继承了南北朝后期所发展起来的寺院经济 。为了保护寺院的财产 , 他们建立了与地主阶级同样的封建宗法制和世代相传的僧侣世袭制 , 于是就形成了宗派 。这些宗派 , 在南北朝大乘学的影响下 , 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规范制度和传法世袭 。反映到石窟艺术上 , 是创造了更多的大乘经变 , 而这些经变出现的早晚 , 则体现了唐代各宗派形成的先后 。根据对石窟的调查 , 我认为释、道、儒三教的结合 , 约在北宋 。这种情况也反映到石窟艺术上来了 。四川大足石门山 , 除佛教造像外 , 还创造了释、道、儒联合造像和单独的道教造像 。密宗在四川地区的继续宣传促进了造像艺术的发展 , 这一事实 , 文献中虽很少见 , 但却充分地反映在大足龙岗山与宝顶的造像中 , 这又给佛教史提供了新资料 。由于元代中原地区流行着喇嘛教 , 因而杭州西湖沿岸也开凿了很多喇嘛教的造像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 , 它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 , 它所创造的像、菩萨、罗汉、护法 , 以及佛本行、佛本生的各种故事形象 , 都是通过具体人的生活形象而创造出来的 。因而它不能割断与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联系 , 它不像其他艺术那样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 , 但它却曲折地反映了各历史时期、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景象 。这应该是石窟艺术的一个特点 。在我国石窟中的各样佛本生、佛本行和大乘经变 , 以及各石窟的供养人像等 , 都是依据现实中人的生活而创造的 , 舍此 , 无法凭空虚构 。例如 , 龙门宾阳洞美国人盗去的《帝后礼佛图》浮雕 , 莫高窟第一百五十六窟的《张议潮出行图》 , 第一百窟的《曹仪金出行图》 , 第六十一窟的于阗国王像和曹氏家族的人像 , 都是反映了当时最高封建统治者的豪华生活和剥削人民的生活画面 。巩县第五窟大幅的供养人群中较小型的供养人像 , 都勾勒出了官僚地主阶级人物的真实面貌 。大足宝顶大佛湾中的“父母恩重经变相” , 它逼真的反映了地主阶级的生活景象 。而克孜尔、库木土拉、柏孜克里克等窟内的供养人像 , 所反映的又是新疆古代少数民族的贵族、武士的形象 。莫高窟中各时期“弥勒变”中的《一种七收图》 , 第二百三十二窟内“三宝感通变相“中的《纤夫图》 , 第六十窟内《五台山图》中的行旅与旅店中的人物各种劳作图 , 则又描绘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劳动形象 。通过这些造像 , 我们完全可以看出中世纪中国各阶级人物的生活面貌 , 为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提供了很好的佐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