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翁,苏轼,杨万里的资料。】
文章插图
叶绍翁 南宋中期诗人 。字嗣宗 。号靖逸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 。生卒年不详 。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http://baike.baidu.com/view/50367.htm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豪放派代表人物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 。在政治上属旧党 。http://baike.baidu.com/view/2517.htm杨万里(1127-1206年),汉族,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吉水县)人 。南宋杰出的诗人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 。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其勉励与教诲 。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 。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 。乾道六年(1170年)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 。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 。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 。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 。十二年(1185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 。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 。十四年(1187年),迁秘书少监 。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 。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 。绍熙元年(1190年),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 。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 。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 。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等于退休)而归,从此不再出仕,朝命几次召他赴京,均辞而不往 。开僖二年(1206年),因痛恨韩侂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 。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他在给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诋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不扰百姓,当时的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 。江东转运副使任满之后,应有余钱万缗,但他均弃于官库,一钱不取而归 。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此始终不得大用 。实际上他为官也不斤斤营求升迁,在作京官时就随时准备丢官罢职,因此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路费,锁置箱中,藏于卧室,又戒家人不许买一物,怕去职回乡时行李累赘 。后来赋闲家居的十五年中,还是韩侂胄柄政之时,韩新建南园,请他作一篇“记”,许以高官相酬,万里坚辞不作,表示“官可弃,‘记’不可作 。”以止数事,可以想见其为人 。诗人葛天民夸他“脊梁如铁心如石”(见《南宋群贤小集.葛无怀小集》),并非谥美之辞 。http://baike.baidu.com/view/6869.htm
推荐阅读
- 苏轼春宵时刻值千金的春宵啥含义 春宵什么意思
- 苏轼和苏澈是什么关系
- 小雨古诗杨万里翻译及注释 古诗小雨的解析
- 杨万里的诗有哪些
- 苏轼 水龙吟原文 译文
- 卜算子苏轼原文 卜算子苏轼原文赏析
- 欣赏苏轼《定风波》心得体会 定风波赏析及人生感悟
- 题苏轼雨竹图原文、作者
- “不畏浮云遮望眼”出自哪位诗人?苏轼辛弃疾王安石杜牧
- 花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