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时期被谁结束

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后称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 。

五胡十六国时期被谁结束

文章插图
拓跋焘:
拓跋焘(408年—452年3月11日),字佛(音“必”)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时也是杰出的军事统帅 。
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422年被立为太子 。423年登基,改元始光 。拓跋焘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十二岁时就远赴河套抗击柔然骑兵,迫使柔然不敢入侵 。
拓跋焘继位后重用汉族大臣崔浩、高允等人,整顿吏治,励精图治 。
拓跋焘善于使用骑兵,亲率大军先后攻灭胡夏、北燕、北凉,伐柔然,征山胡,降鄯善,逐吐谷浑,取刘宋的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滑台(今河南滑县东)等重镇要地,最终结束十六国统一中国北方 。
扩展资料:
一、十六国时期:
十六国时期,汉地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而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 。
其中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北魏史学家崔鸿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称这时期为“十六国” 。范围大致上涵盖汉地中部、东部、西部,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 。
北方各族的内徙促成民族大融合 。同时,各国的君主为了增强实力,也在各自的根据地上实行一些发展生产的政策,使得各地区在华北动荡的背景下,形成局部稳定的局面 。
在诸国混战期间,前秦苻坚一度统一华北,但在南征东晋时,于淝水之战惨败 。
其后各族于关东及空虚的关中叛变,加上东晋北伐,前秦全面崩溃,北部再度混乱 。北魏立国后,经过拓跋圭、拓跋嗣及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 。
该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持续到南北朝时期,最后于隋朝时期完全融合 。此外,几乎在同一时期,欧洲的西罗马帝国也在经历被日耳曼人、匈奴等游牧民族入侵,史称“蛮族入侵” 。
二、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
南朝(420年—589年)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
南北朝前期仍是士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士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 。
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的步伐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六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北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拓跋焘
【五胡十六国时期被谁结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