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乡土散文:奶奶( 二 )



十几岁时就会做一手女红 , 还跟着婶娘学纺线织布 , 很快就学会了全套工艺 , 湾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来跟着她学 , 她温和又耐心 , 细致入微地教每一个来向她学习的姐妹 , 湾里不管男孩、女孩 , 甚至是大人 , 都亲切的喊她“大姐” , 她成了一湾人喜爱和离不开的大姐 。
奶奶二十岁时 , 经人介绍与爷爷成亲 。 那时奶奶头发乌黑 , 身材匀称 , 皮肤白皙 , 脸庞圆润 , 眼睛大而明亮 , 如深山里一朵出水芙蓉 , 在刘家山村是数一数二的美女 。 爷爷高大帅气 , 风度翩翩 , 温文儒雅 , 刚从师范毕业 , 郎才女貌 , 天作之合 。
爷爷因为是独子 , 父亲又勤劳 , 因此家境比一般人殷实 , 奶奶出嫁时坐的是四人抬的花轿 , 爷爷戴着大红花 , 也一起坐着轿子 , 一路吹吹打打 , 热热闹闹 , 以迎娶小姐的仪式把奶奶娶回了家 。 从此 , 一个大家庭诞生了!
奶奶嫁入李家的大门后 , 贤良淑德 , 孝敬公婆 , 和睦邻里 , 一辈子都没跟湾里人吵过架 , 跟爷爷相亲相爱 , 琴瑟和鸣 , 是公认的好媳妇、模范夫妻 。 到李家七年就生养了两儿两女四个孩子 , 然而这一切都得不到强势婆婆的欢心 。

奶奶在娘家都是做女红纺织 , 在婆家由于爷爷在外教书 , 家里劳力少 , 她不得不出外做不擅长的农活 , 婆婆嫌她做事慢 , 她口笨无言以对;婆婆骂她做事少 , 她含着眼泪起早摸黑;婆婆笑她娘家穷 , 不得已她带上几个孩子到娘家一住就是一两个月 。
娘家的人都把她们当成座上宾 , 妹妹弟弟帮着她照顾孩子 , 妹妹到小河卖树换口粮回来专门给她们母子吃 , 湾里人有什么好吃的也都给这个“大姐”送来 , 在这里她才能喘一口气 , 舒心自在地过上几天快活日子 。
在以后的十多年时间 , 奶奶又陆陆续续的生了五个孩子 , 还打掉了两个孩子 , 由于饥饿、疾病 , 长到几岁时又夭折了两个孩子 。 那时 , 一家人生活艰难 , 吃了上顿愁下顿 , 奶奶没有时间伤心哭泣她失去的孩子 , 抹干眼泪 , 又到田间地头劳作 , 为一家人的生活忙碌 。 她做了十几个月子 , 没有好好休息一个月 , 只要能起床就爬起来张罗一家人的一日三餐 , 以至于落下一身疾病 。
奶奶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妇女 , 她也许一辈子没做过值得炫耀的大事 , 但是她比大多数妇女做了更多劳心劳力的“小事” 。 在她的手上 , 做了两栋新式房屋 , 一栋房屋前后需要几个月完工 , 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准备一天的食材 。
那时招待师傅小工 , 一天除了三餐外 , 还有过中(上午十点)、过暗(下午三点)两餐餐点 , 还有自家十多人的饭菜 , 几个几岁的孩子需要拉扯 , 物质匮乏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她总是想尽办法把菜样弄多一点 , 生活搞好一点 , 让做事的人吃饱吃好 。 而自己和孩子从来舍不得吃桌上的饭菜 , 总是吃一点红薯煮饭 , 菜叶煮饭 , 喝一点米汤 , 稍微好点的菜还要留到下餐待客 。

房子做完之后 , 两个女儿相继出嫁、两个儿子相继成家 , 她要操心筹备婚礼嫁妆 , 让儿子女儿体面结婚 。 又接连不断地添孙儿孙女外孙上十个 , 每添一个 , 她都要给月母子愁吃的喝的 , 拿东西去看望女儿 , 给媳妇洗煮浆晒 , 没有一刻喘息的机会 。
那时 , 她还有三个儿子分别上大学中学小学 , 这都是在生活极度困难的时期 , 现在的我们真的难以想象 , 这么重的担子压在一个弱不禁风的女人身上 , 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奶奶心地善良 , 乐善好施 。 湾里孤寡老人没有吃的 , 她只要家里有 , 就会拿出来接济别人 , 总有人跟她借米、借油、借盐、借药 , 她都是来者不拒 , 不让人家放空回去 。 家里难得的煮一次肉 , 煨一次汤 , 她就盛一大碗 , 让女儿给湾里孤寡可怜的老人送去 , 宁可自己不吃 , 也要先让老人、病人、孩子先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