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为丛驱雀

【成语故事:为丛驱雀】

成语故事:为丛驱雀

文章插图
为丛驱雀
丛:丛林 。驱:赶 。意思是把雀赶到丛林;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
近义词:为渊驱鱼
出处
《孟子防肼ι稀罚骸肮饰ㄇ阏撸 。╰ǎ)也 。为丛驱爵者,鹯(zhān)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
译文:
《孟子防肼ι稀罚骸八裕嫔畛匕延愀侠吹氖浅杂愕乃 。惶嫔职盐谌父侠吹氖浅阅袢傅酿危▂鄌)鹰;替商汤王、周武王把老百姓赶来的是 残害老百姓的夏英和殷纣王 。”
为丛驱雀的故事
春秋时期的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 。孟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一生的经历,也很像孔子,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的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 。随从的学生最盛的时候,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 。他也是到处受到当权人物的款待 。他到了哪一国,都无所顾忌地批评国君,甚至责备得国君“顾左右而言他”,而他的政治主张却不被接受 。孟子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 。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乐的事 。
有一天,孟子的几个学生针对夏、商两朝灭亡的原因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天命派认为桀和纣的灭亡是天意,人的力量是没法与天意抗衡的 。双方争执不下,便一道去请教孟子 。
孟子仔细听了双方争执的理由,分析道:“桀和纣之所以灭国亡身不是什么天意,原因在于他们失去了民心,一个失掉百姓支持的国君当然要失败了” 。
有的学生就问:“那您说说桀纣天下的原因吧” 。
孟子说:“首先为百姓着想,做百姓喜欢的事情,解决百姓的疾苦,让他们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万万不可做百姓讨厌的事,更不能强迫他们去做 。”
孟子说的有点兴奋,继续说:“我举个例子,国君施行仁政,爱护百姓,百姓就像百川归海一样涌向国君的周围 。你们都知道,水獭是专门靠吃鱼为生的,水獭一出现,鱼类必然潜到深水;鹰隼(sǔn)专吃小鸟,小鸟看到鹰隼一定会飞向树林深处 。所以说,是水獭代替深水将鱼儿赶来,鹰隼为丛林聚积鸟类(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雀者,鹤也) 。由此可见,是桀、 纣把百姓驱赶到商汤王和周武王那儿去的 。总之,桀、纣的灭亡是因为人心向背,绝非什么天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