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笠原流煎茶道( 二 )


从科学的角度而言,茶的种类不同对水温的要求也不一样 。 味道会因水温的高低而变化 。 玉露茶是煎茶中的高级品,温度适中才能得到纯正的茶香 。 玉露的水温是50度,时间是1分半、煎茶是70度1分半 。 品级差一些的番茶、焙茶等含有苦涩的成分多,煮沸的开水冲泡1分钟为好 。 茶中含有维生素C成分的抗坏血酸,与蔬菜含有的维生素C相比具有遇热不易分解的特征,以前曾作为船员预防坏血病的特效药 。
现在已进入高科技时代,不论科学如何进步,对于人本身而言,最重要的是人的合理性、高尚的人格,这些将成为重要的课题 。
煎茶道有“和敬清闲”的说法 。 这是煎茶道的根本理念 。 领会和谐、加深尊敬与信赖、保持公平、满怀诚意,以此清心使肉体与精神都得到舒展 。
有句古语“悟现象之理为无我”,当你领悟到全部真髓之后,方能进入无我的境地,要想得到这样的心境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通过煎茶道体验得到这样的精神 。 为了社会的发展,要时时刻刻关心和保持这种精神 。
以形式化为目的,并不等于只作形式,请不要忘记让饮茶充满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形式 。
万象之调和
点茶人的作法与周围的环境,茶室的构成和使用茶具的形状以及调和的色彩相融合,才能给客人带来真正的快乐、感受美和饮茶的情趣 。 在这种调和的氛围中,可体会到茶的奥妙 。
与抹茶道相比,煎茶的全部作法以简洁为主 。 不追求华美的形式但尊重美 。 自古至今,有名的作品都倾注了创作者的全部智慧,茶道也是如此 。 煎茶没有固定的茶室,这只是对形式化了的“抹茶道”的批判,而在招待客人时自然而然需要一定的作法 。
设置煎茶席时,要考虑到文人墨客们在品茶之中写文作画的氛围,作为一种形式,在等候席等周围布置笔、墨、纸、砚、印谱等装饰品 。 这样的调和的美不仅能体现主人的情趣,也能感受到古风,增添鉴赏的功能,表现作为文人茶—煎茶的沁人心脾的快乐 。
这样的煎茶席不仅仅品茗还能怡心,营造和谐的氛围,修身养性,增加尊重与信赖 。
随作法展开的新境界
    煎茶道注重的不是形式,注重的是饮茶时的心境 。 但这并不是说无视形式的存在 。 在一定的形式中,你可以进一步得到自由的精神、煎茶世界的快乐 。
根据流派的不同,色味俱佳的煎茶的作法有很多种 。 概述式的解说几乎不可能 。 现在就与抹茶的不同作一说明 。 A注入开水的温度不同(低温处理非常多)B茶具的不同(使用茶壶,以5位客人为一单位)C装饰物的不同(以高雅、流畅的环境为主调)D煎茶特有的装饰物,如文房四宝等
饮用煎茶,与日本的风土气候有很大的关系,由此也开发出许多新的茶种 。 盛夏酷暑,将玉露茶冰镇为凉茶,冬季则以煎茶、番茶、焙茶等热茶为主,对应季节,有必要提供相应的茶品 。 近年来,人们对煎茶的兴趣越来越浓,而且在日本以外的国家饮用煎茶的人数也在上升,煎茶将受到注目 。
小笠原流煎茶道
小笠原流的远祖小笠原远光是镰仓幕府(1192年—1333年)的初代将军赖朝的礼宾奉仕官 。 其礼法起源于王家子弟举行成年仪式中的礼仪,以致流传至今 。
在足利时代末期,其礼法也同样包括了伊势家所掌握的内部礼法 。 煎茶道中三阶菱定纹的由来是自于宗祖远光在接受礼王位时结成的王字模样 。
进入江户时代,在形式主义、注重方式和以武士阶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因确立了仪式活动的形式内容 。 “小笠原流”已成为日本礼法的代名词,至今支配着其他流派的礼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