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

文章插图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朝代:宋代作者:李之仪我住长江头 ,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 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一我居住在长江上游 , 你居住在长江尾底 。日日夜夜想你 , 却不能见你 , 你和我啊...同饮一江绿水 , 两情相爱相知 。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 , 别离的苦恨 , 什么时候消止 。只愿你的心 , 如我的心相守不移 , 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译文二我居住在长江上游 , 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 , 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 , 悠悠东流 ,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 , 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 ,  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注释1.选自《姑溪词》 , 作者李之仪 。2. 已:完结,停止3.休:停止4.定:此处为衬字 。5.思:想念 , 思念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 , “我”、“君”对起 , 而一住江头 , 一住江尾 , 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 , 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 , 加强了咏叹的情味 , 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 , 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 , 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 , 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 , 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 , 每一句都不见出色 , 但联起来吟味 , 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 , 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 , 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 , 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 。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 , 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 , 任人揣度吟味 , 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此水几时休 , 此恨何时已 。”换头仍紧扣长江水 , 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 。长江之水 , 悠悠东流 ,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 , 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 , 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 , 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 。江水永无不流之日 , 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 。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 , 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 , 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写到这里 , 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 , 定不负相思意 。”恨之无已 , 正缘爱之深挚 。“我心”既是江水不竭 , 相思无已 , 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 , 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 。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 , 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一脉遥通 。全词以江水为抒情线索 。悠悠长江水 , 这样一来 , 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 , 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 。这样 , 阻隔的双方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 。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 , 江头江尾的遥隔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 。以女子的口吻写出了相思之意 , 把水比喻成绵绵不断的情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