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工艺大师徐秀棠、鲍志强、顾绍培等近阶段的创作行为被“全程录像” , 不仅如此 , 汪寅仙、李昌鸿、曹婉芬、张红华等当代著名紫砂艺人还向当地档案馆提供了创作生产用过的紫砂壶成型工具 。 由宜兴市独立申报的紫砂陶制作技艺两年前入围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榜后 , 最近又有重要进展 。
文章插图
■ 高级工艺师张震中的紫砂壶作品 何小兵 摄
文章插图
■ 无锡城市吉祥物 【宜兴紫砂陶瞄准“世界非遗”】宜兴方面委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主持该申遗项目计划 。 据介绍 , 按照申遗材料的标准制定的计划主要包括几个部分 , 首先是宜兴紫砂的历史渊源 。 传统的观点认为宜兴紫砂作为一种成熟的工艺体系形成于宋代 , 而近年一些学界泰斗则认为形成于明代 。 而引起这种分歧的 , 就在于尚未发现宜兴紫砂的宋代古窑址 。 在前期工作中 , 已经有3处遗址被发现 , 从器物造型和工艺上推断 , 至少在明代以前 。 目前 , 宜兴紫砂陶艺遗产保护区在宜兴蜀山蠡河岸边出现 , 将逐步对原料基地、采料遗址、历史街区和窑址等进行保护和集中展示 。 此外 , 宜兴采取给手工陶艺艺人经济补助的办法 , 鼓励他们收徒弟 , 培养手工陶艺的传承人 , 以人的传承来保证工艺的传承 。 同时成立宜兴紫砂陶艺研究所 , 开展学术交流 , 为传承、保护和发展宜兴紫砂献计献策 。
由于目前宜兴紫砂普遍使用机械化生产 , 加上工厂化大生产模式 , 使得传统的紫砂陶制作技艺面临失传危险 。 为此 , 宜兴方面已制定了严格的保护措施,已发布了紫砂陶器国家标准,明确了紫砂陶器概念 。 同时,计划投资超过1000万元 , 在丁蜀镇建造宜兴紫砂博物馆 , 用于收藏和展览紫砂产品、生产工具和历史文献等 。 此外 , 在宜兴的一些学校 , 开设一门功课叫《紫砂》,成为当地学校的乡土教材 。
推荐阅读
- 玉麟款紫砂覆斗式壶展示
- 百件珍惜紫砂亮相西湖博物馆
- 献礼新中国成立30周年 紫砂盆因身世而大
- 绿茶,不能用紫砂壶泡?
- 罗汉18式宫廷紫砂珐琅壶亮相杭州
- 国内外茶友共聚西湖国际茶会,领略紫砂茶具
- 百件珍贵紫砂茶具亮相茶叶博物馆
- 吕氏《阴阳太极壶》宜兴问世
- 品味紫砂 共享艺术
- 中国陶瓷茶具|国宝级茶具流失在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