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名工简介
李茂林 即李养心
明代嘉靖、万历间(1522-1619)宜兴制壶高手 。 号茂林 。 江苏宜兴人 , 一说江西婺源人 。 生卒不详 。 “四名家”(董翰、赵梁、袁锡、时朋)后制壶名工 , 擅作小圆式壶 , 世称“名玩” , 朴实中具妍丽之态 。 排行第四 , 故又以“小圆壶李四老官”得名 。 制壶不加署款 , 仅朱书号记而已 。 原先壶坯 , 都附入缸窑烧造 , 不用匣钵封闭 , 沾有缸坛釉泪 。 自养心始 , 壶另作瓦囊 , 闭入陶穴 , 防止砂壶沾染釉泪 , 砂壶烧造质量大为提高 。 子李仲芳 , 亦是当时制壶名手 。 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正始》︰「李茂林 , 行四 , 名养心 。 制小圆式 , 研在朴致中 , 允属名玩 。 自此以往 , 壶乃另作瓦囊 , 闭入陶穴 , 故前此名壶 , 不免沾缸坛油泪 。 」明?陈贞慧《秋园杂佩》称︰养心之壶艺在时大彬之上 , 为供春劲敌 。 传世作品极少 。 民国?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创始》︰「自正德以递万历 , 所制多大壶 , 李茂林始制小圆式 , 实为阳羡小壶之鼻祖 。 」顾景舟主编《宜兴紫砂珍赏》 , 著录有李养心“菊花八瓣壶”一具 , 底刻款“李茂林造”四字楷书款 , 香港茶具文物馆藏品 。 见该书页57
惠孟臣
传为明代天启、崇祯间( 1621-1644)宜兴制壶名手 。 江苏宜兴人 , 生卒不详 。 孟臣名号有君德、思亭等 , 孟臣是晚年自号 。 为时大彬后一名手 。 孟臣制壶 , 大壶浑朴 , 小壶精妙 。 以竹刀刻款 , 盖内有“永林”篆字小印者最精 。 笔法类褚河南 。 后世仿制者众 , 广东潮州茗饮喜小壶 , 故粤中伪造孟臣小壶 , 触目皆是 。 清.吴骞《阳羡名陶录.家溯》﹕「惠孟臣 , 不详何时人 , 善仿古器 , 书法亦工 。 」日.奥兰田《茗壶图录》﹕「鸣远、孟臣 , 名尤显 。 ……在日本 , 重煎茶小壶 , 凡刻有惠孟臣、陈鸣远、陈曼生等名字者 , 都受到珍爱 。 」民国.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别传》﹕孟臣制壶「浑朴工致兼而有之 , 泥质朱紫者多 , 白泥者少 。 出品则小壶多 , 中壶少 , 大壶最罕 。 笔法绝类褚河南 , 惟细考传器 , 行、楷书法不一 , 竹刀钢刀并用 , 要不离唐贤风格 , 仿制者虽精 , 书法究不逮也 。 」
徐次京
明代天启、崇祯间( 1621-1644)宜兴制壶高手 。 生卒不详 。 仿古器精良 , 书法亦佳 。 清?吴骞《阳羡名陶录?家溯》︰「徐次京 , 善摹仿古器 , 书法亦工 。 王汋山长子翼之燕书斋藏一壶 , 底有八分书“雪庵珍赏”四字 , 又楷书“徐氏次京”四字 , 在盖之外口 , 启盖方见 , 笔法古雅 。 惟盖之合口处 , 总不若大彬之玄妙也 。 」次京传器 , 香港艺术馆刊“三足龟水滴”一件 , 底镌“次京”二字阳文篆书方印 。
承云从
明代天启、崇祯间( 1621-1644)宜兴制壶高手 。 生卒不详 。 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别派》︰「承云从 , 善仿(徐)友泉 , (沈)君用 , 天启、崇祯间人 。 」云从传器 , 《茶具文物馆?罗桂祥藏品》(下册)著录香港茶具文物馆藏“云从桂花四瓣壶”一具 , 高6.7、宽9.6公分 。 壶底镌“云从制 , 为履中先生”八字楷书 。
周季山
明代天启、崇祯间( 1621-1644)宜兴制壶高手 。 生卒不详 。 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别派》︰「周季山 , 善仿(徐)友泉、(沈)君用 , 天启、崇祯间人 。 」
陈挺生
明代天启、崇祯间( 1621-1644)宜兴制壶高手 。 生卒不详 。 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别派》︰「陈挺生 , 善仿(徐)友泉 , (沈)君用 , 天启、崇祯间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