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知行合一(汉语词汇),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哲学理论,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 。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认知实践方面的 。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 。“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 。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 。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 。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 。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 。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
推荐阅读
- 卢是什么单位
- 95公益周是什么 简单说一下
- 青铜器之乡是什么市
- 梦见逃课是什么意思 梦见逃课的寓意介绍
- 上楼梯气喘心跳加速是什么原因
- 三清三明六个一是什么 三清三明六个一含义
- 双头龙是什么意思啊
- 一无所知是什么意思 一无所知成语解释
- 嘌呤读音是什么
- 帛是什么意思 帛字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