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森林火灾都需要扑灭?

导语:生态系统分为三大类:火依赖型生态系统、火敏感型生态系统和火独立型生态系统 。 在进化过程中 , 火依赖型生态系统已经离不开火的干扰 。 这类生态系统的物种不仅发生了适应性的进化 , 如易燃 , 而且系统的结构与组成均有利于林火的扩散 。 对这类生态系统而言 , 火烧绝对是一个不可缺乏的生态过程 。
每年世界各地都会发生许多起森林火灾 , 导致平均480万平方公里的森林付之一炬 。 森林火灾不仅烧死、烧伤林木 , 直接减少森林面积 , 而且会改变森林结构和环境 , 从而影响生态系统 , 因此 ,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 , 森林火灾是彻头彻尾的灾难 , 百害而无一利 。
但你是否知道 , 在西双版纳 , 刀耕火种是当地传统的生产方式 , 在那里 , 弃耕地具有良好的植被演替恢复能力 , 当地有句谚语“火不烧山山不发” , 意思就是不放火烧山 , 植被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更新 , 动物的食物来源就无法保证 , 整个山也就无法欣欣向荣 。
为什么长期的刀耕火种还能实现人和森林的和谐发展呢?这是因为 , 当地发生的林火为火强度小的地表火 , 没有树冠火 , 只会烧掉地面表层的枯枝落叶、草本植物 , 不会伤及大多数动植物 , 且当地水系众多 , 火势不会疯狂蔓延 。 而这种经常、轻微的火烧 , 把落叶变成了有机肥 , 清除了遮挡阳光的多余灌木 , 从而让树苗茁壮成长 , 森林的健康也就得以维持 。
自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 , 对于林火的管理 , 经历了1958-1990年的防火和之后的控制性火烧两个阶段 , 长期的严格防火虽然预防了森林火灾 , 但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长期禁火既阻碍了植被的更新 , 又使枯枝落叶过度积累 , 造成了不受控制的火灾的隐患 。 而控制性火烧就是通过人为点火 , 让森林健康发展 , 降低大型火灾的风险 。
其实 , 森林火灾虽然对经济、生态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 但在世界范围内 , 火在环境的形成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方面一直扮演重要角色 , 火对动植物的栖息地分布、组成结构、碳能量与土壤的营养流动和水土保持有深远的影响 , 甚至在许多地方 , 火是维持生态系统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 难以置信?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火在生态系统中起到的作用吧 。
一半陆生生态系统离不开火
在生态学中 , 有一个专门研究火的分支——“火生态学”(Fire Ecology) 。 这个学科有自己的专业期刊《火生态学》(Journal of Fire Ecology) , 其出版机构火生态学会(the Association for Fire Ecology)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
从事林火研究的科学家将生态系统分为三大类:火依赖型生态系统、火敏感型生态系统和火独立型生态系统 。
在进化过程中 , 火依赖型生态系统已经离不开火的干扰 。 这类生态系统的物种不仅发生了适应性的进化 , 如易燃 , 而且系统的结构与组成均有利于林火的扩散 。 对这类生态系统而言 , 火烧绝对是一个不可缺乏的生态过程 。
对于火敏感型生态系统 , 火则是大灾难 。 即使火势很小 , 这类生态系统的物种死亡率也很高 。 在不受人为干扰时 , 这类生态系统极少发生火灾 。 连续的火烧会使这类生态系统发生质的改变 , 如由热带雨林变为稀树草原 。
而火独立型生态系统由于过湿或者过干且缺乏可燃物 , 火对其的作用可以说微乎其微 。 这类生态系统的主要代表有沙漠、冻原、苔原以及季节变化不明显的热带雨林等 。
2007年 , 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对世界范围内所有陆生生态系统的火倾向进行了初步评估 。 结果表明:火依赖型生态系统占全部生态系统的50%以上 , 火敏感型约占22% , 而火独立型约占15%(其他生态系统由于数据缺乏而未进行分析) 。 在世界优先生态区域中 , 46%为火依赖型生态系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