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大年初一 , 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 最能体现过年喜庆、欢乐、温馨气氛 , 又最具代表性、最带文化味的春节活动 , 莫过于正月初一的大拜年了 。
新年的初一 , 大人们都早早起来 , 穿上最漂亮的衣服 , 打扮得整整齐齐 , 出门去走亲访友 , 相互拜年 , 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 , 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 , 称为“团拜” 。 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 , 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贴相互投贺 , 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片” 。
【【春节习俗】初一拜年的习俗是怎么来的?】春节拜年时 , 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 , 祝长辈人长寿安康 , 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 , 因为“岁”与“祟”谐音 , 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 压岁钱有两种 , 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 , 置于床脚 , 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 , 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 , 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 , 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 。 初一早晨 , 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 。 长辈受拜以后 , 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 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 。 在古代 ,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 。 当时士大夫交游广 , 若四处登门拜年 , 既耗费时间 , 也耗费精力 , 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 , 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 , 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 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 。 “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 。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 , 拜年又添了“团拜”的形式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 。 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 , 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和手机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 。
以上内容就是【春节习俗】初一拜年的习俗是怎么来的?的内容啦 ,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哦!
推荐阅读
- 春节期间如何吃更健康?
- 春运回家,火车上怎么打发时间?
- 【春节习俗】除夕守岁有啥讲究?
- 鸟类为什么飞成“人”字形?
- 去古北水镇怎么坐车 怎么坐车去古北水镇
- 什么猫比较好养?
- 乌镇住景区还是外面 乌镇住景区还是外面好
- 丽江到泸沽湖多少公里 丽江到泸沽湖有多远
- 长时间敷面膜等于养细菌吗?
- 【专题】当春运撞上禽流感,学点技能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