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很多海鱼的鱼鳍是带有毒棘毒腺的,我国沿海的刺毒鱼类很多,如虎鲨类、角鲨类、银鲛、海鲶类、刺尾鱼类、鲉鱼类等等 。 对于那些行动缓慢的鱼类我们更是要小心,既然敢出来混,没有防身手段是不可能的——如果跑不快,伪装又差,那多半会有化学武器 。 当然,伪装好的鱼也有非常坑的,比如石鱼,这家伙看起来就像一块再普通不过的石头了,潜伏在水底一动不动 。 它们的背上有毒棘刺,毒力强劲,人如果不小心踩上去,就有性命危险了 。 2006 年,着名的鳄鱼猎人史蒂夫·欧文在则是在被刺鳐刺中心脏后不幸身亡的,后者的尾部腹面具有有毒的刺钩,让人防不胜防,我在整理标本时就曾不小心被它划伤,也只能暗自安慰自己——幸亏这货已经死很久了,虽然标本上有防虫的砒霜,但好歹毒性小多了……一般来说,鱼类的刺棘毒素在高温下不稳定,在胃液中也能分解,因此煮熟吃下去,中毒的倒是不多 。 对于这样的伤口,可以用热水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缓解,当然,不要使用开水,以免造成烫伤……在海边,大多数的伤害其实是来自无防备的接触,比如捡起一个漂亮的贝壳 。 鸡心螺又叫“芋螺”,有至少数百种,是生活在暖海沙滩和珊瑚礁的美丽贝类,它们很多具有有毒的齿舌,可以像利剑一样迅速吐出来,刺杀周围的鱼类,当然,也可以作为防身武器 。 不同芋螺的毒素成分不同,有些芋螺甚至具有致命毒性,造成过海边的拾贝人死亡 。 因此,没有海洋生活经验的人在拾贝的时候最好不要直接拾取海洋生物,即使戴上手套也未必安全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大多数有毒海洋生物都不致死,但是能够引起过敏反应,对不同的人造成的痛楚和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虽然大多数过敏反应都不会有后遗症,但强烈的过敏反应也是能死人的……此外,毒液也能造成伤口愈合缓慢或恶化,因此造成的感染也能带来严重的伤害 。
另外,还有一些生物也要小心,比如海胆,它们具有长而易折断的尖刺,可以折断在肉里 。 还有针鱼尖锐的长颚也有可能造成刺伤或折断,这时不要自己尝试将“针”取出,应该止血后迅速寻求医疗救助 。
不止有生物
不过造成伤害最多的,可能是海岸和海底的岩石,这些岩石往往如刀片般锋利,自然生长的珊瑚边缘有时也非常锐利 。 不要轻易触碰未知的东西,这是我们与海洋沟通的时候的基本原则,作为游客,做一个自然的观察者,要远比做一个掠夺者来得好,尤其是在潜水的时候 。
【海边的危险:"杀人蟹"真能杀人?】另一个海边的威胁就是海浪,特别是长波涌浪,也被称为“疯狗浪”,这种浪在平静的海面上突然出现,并且在冲击沿岸突出的礁石、防波堤等地方时急剧释放能量,有可能给垂钓、观光的人造成伤害,将其卷入水中 。 2013年11月9日,台湾新北市26名树林小区大学“步道美学课程”学员、家属及讲师,在龙洞的鼻头角地质公园海滨户外教学,突遭“疯狗浪”袭击,8人落海死亡,另8人受伤,是台湾近年来最严重的“疯狗浪”杀人事件,当日,在其它地方还造成一人死亡 。 目前,“疯狗浪”的成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是综合原因造成的,有些与台风有关,是否能遇到,得看运气……一般来讲,如果有经验,迅速而异常推进的海浪是能够被发现的,逃跑及时是能躲开的,所以该跑一定要跑 。 作为游客,应该尽量避免在突出海岸的礁石、直立壁上、平台或海堤、防波堤,尤其是灯塔附近的防波堤附近长时间逗留,更不要在这些地方背对大海留影……最后的最后,在海岸,一定要看提示牌 。
推荐阅读
- 这10种职业,将被机器人取代?
- 这些驾驶技巧,驾校里学不到?
- 鼻炎来袭,咋整?
- 又添4种新的致癌物?
- “他们”是这样穿高跟鞋的?
- 看偶像剧会让人变笨?
- 青岛旅游攻略
- 坏习惯如何缩短你的寿命?
- 72小时不喝水,你的身体会怎样?
- 密码中的心理学,你中了几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