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词牌名都有哪?( 二 )


11、沁园春
沁园春 , 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双调一百十四字 , 前段十三句四平韵 , 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沁园春中间的4、4字句需要扇面对仗 , 而且这个对仗做得好会非常精彩 , 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 。
12、虞美人
虞美人 , 取意于出汗争霸时的虞姬 ,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和“菩萨蛮”一样 , 这也是一个平仄交错的韵词 。这个词牌写得好与她的名字一样 , 非常美 。名作有李煜的《虞美人》 。
13、水龙吟
出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 。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 。水龙吟以四字句为准 , 不严格要求对仗 , 但是很多名作都尽量使用了对仗 , 而且上下阕的结局要呼应 。这个词牌存词数量神饥很多 , 其实写作的难度也是很大的 , 经典词作有辛弃疾的《水龙吟》 。
14、渔家傲
渔家傲 , 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双调六十二字 , 前后段各五句 , 五仄韵 。这是一个真正的一韵到底的词牌 , 中间不换韵 。从文字结构来说 , 不换韵的词要写出平仄交替的节奏来很难 , 可是很多大词人都做到了 , 名作有范仲淹的《渔家傲》 。
15、卜算子
词牌名 ,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 。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 , 人称“卜算子” 。北宋时盛行此曲 。《卜算子》词牌本身就蕴含了一种生命无常的感叹 , 历来名作很多 , 经典的有陆游的《卜算子》 。
16、南乡子
南乡子 , 又名“好离乡”“蕉叶怨” , 原为唐教坊曲名 。原为单调 , 始自后蜀欧阳炯 , 直至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 。这个词牌的精彩之处在于 , 经典名作基本上都是“一句话”就是一片 , 真正一口气读完的词牌 。代表作有辛弃疾的《南乡子》 。
17、浪淘沙
浪淘沙 , 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 , 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 , 又名《卖花声》 。这是所有词牌中结构最简单的词牌之一 , 基本上只有“仄仄平平”这一种句式 。简单的词牌 , 填次数肯定也多 , 名作有李煜的《浪淘沙》 。
18、踏莎行
踏莎行 , 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 。双调五十八字 , 仄韵 , 踏莎行上下阕的四字句都需要对仗 。这个词牌取意于“踏着莎草去旅行” , 这样优美的词牌 , 当然就诞生了很多名作 , 经典的有秦观的《踏莎行》 。
19、鹊桥仙
鹊桥仙 , 词牌名 , 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 , 双调五十六字 , 前后阕各两仄韵 , 一韵到底 。前后阕首两句要求对仗 。《鹊桥仙》的名作有秦观的《鹊桥仙》 。
20、如梦令
如梦令 , 又名“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 。这个词牌字数少 , 押韵和词牌结构都很简单 。这个词牌的经典之处在于 , 词如其名 , 词作都会先虚构一个梦境 , 然后一个反转 , 打破梦境 。这个词牌的名作有李清照的《如梦令》 。
阮郎归 。词牌名 。出自东汉刘晨、阮肇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的典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