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瓷窑 。 在今山西省浑源县 , 故名 。 明《大明一统志》记载浑源产瓷器 。 清乾隆《浑源州志》又有“天赞初与王郁略地燕赵破磁窑镇”语 , 知在五代后梁时浑源已有磁窑镇地名 。 经实地考察 , 浑源窑当建于唐代 , 终于元代 , 烧白釉、黑褐釉、茶叶末釉等品种 。 金元时期窑厂扩大 , 品种增多 , 有黑釉剔花、白釉剔花与划花 , 有盘、碗、盆、罐、枕等器 。 黑釉剔花为雁北地区之最精者 , 牙白釉剔花在山西其他地区也属少见 。 产品以白瓷为主 , 有许多外施黑褐釉、里为白釉的碗;此外还烧制黄褐釉席纹小罐 。
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唐代瓷窑-浑源窑】(1)唐代有白瓷和黑瓷两种产品 , 胎呈浅灰白色 , 胎质较粗糙 , 有黑点杂质且有小气孔 , 普遍敷有化妆土 。 产品以碗为主 , 碗身较浅 , 底有平底、玉璧底及圈足三种 。 平底及圈足施釉不到底 , 露胎;玉璧底碗的底心均施釉 。 有里施外釉 , 外施黑釉的碗 , 这种装饰唐代中仅河南巩县窑有类似制作 , 但巩县窑釉面不光亮 , 外釉乌黑;浑源窑则釉面光润 , 外釉介于黑、褐之间 , 具有其独特风格 。 除碗外 , 特色器形有唇口小罐 , 口沿凸起一道圆唇 , 平底 , 罐外印席纹装饰 。 还有一种碗形浅式、敞口、平底研磨器 , 器内划刻横、直线 , 线纹凸起 , 利于研磨 。
(2)金、元产品仍以白瓷和黑瓷为主 ,
白瓷的特征;
1.白釉多呈牙黄色 , 胎、釉之间敷化状土 。
2.器形有碗、盘、罐、瓮、枕等器 。
3.器物分光素和带装饰两大类 , 装饰技法与划花、剔花、印花、贴花、绘花等 , 常见纹饰有葵花、叶纹、S形曲带纹等 , 纹饰剔、划花后露胎 , 呈咖啡色 。
4.白釉印花盘均采用叠烧法 , 盘心留有不同数量的支烧痕迹 。 白釉绘花盘有采用刮釉叠烧的 , 盘心一圈无釉 , 具有金代制作特征 。
黑瓷的特征:
1釉色乌黑滋润 , 流釉性较大 , 普遍敷化妆土 。
2器形有罐、枕、盒等器 , 以各式罐为多 。
3装饰技法有划花、剔花和印花 , 以剔花最富有代表性 , 施釉后剔刻装饰花纹 , 剔去的部分呈白色 , 衬托出黑色的花纹 。 纹样与白瓷题材相同 , 布局疏郎 , 线条简练 。 有一种纹饰是剔出一个小圆圈 , 中间留一朵小花 , 空地划一些花纹 , 这种方法是别的瓷窑中少见的 。
(3)金、元时期还仿烧定窑、钧窑和磁州窑器物 。 仿定器物仅仿印花装饰技法 , 但纹饰题材与装烧方法均与顶窑不同 。 仿钧器物主要仿钧天蓝釉大碗 , 造型与釉色与钧窑有差别 。 仿磁州窑有白地黑花盘、碗及枕等器物 , 盘、碗纹饰为简单的花草 , 枕面则胎较薄 , 易碎 。
(4)白釉剔花装饰品种 , 河南修武当阳峪窑也有制作 , 两窑的主要区别如下表:当阳峪窑浑源窑剔花露胎呈深或浅咖啡色呈深咖啡色白花雪白灰白或牙黄色化妆土洁白内含黑点杂质纹饰以方格辅助纹饰为其特色以S形曲带纹饰为其特色技巧成熟稍差 。
推荐阅读
- 唐代越窑茶具主要有哪些类型?
- 茶道渊源
- 茶具知识--茶壶
- 茶道因何兴于大唐
- 中国茶文化与唐代茶诗,大益普洱茶功效
- 唐代宫廷御用茶具欣赏
- 唐代宫廷饮茶
- 考古专家也会弄错,唐代壁画上侍卫腰间到底是什么武器?
- 为什么登雪山时禁止高声呼叫?
- 唐代茶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