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宇宙探险源于科幻小说?

在我们先民的记忆中, 月球并不遥远, 传说中身形轻盈的嫦娥就飞到了那里, 而且月球上还有漂亮的宫殿, 洁白乖巧的玉兔, 以及被罚无休止地砍伐桂花树的吴刚 。 只是这神话女子没法飞回地球, 只能住在月球上, 与我们遥遥相望 。 这, 可能就是中国科幻小说的萌芽吧?!
开拓宇宙处女地
到了19世纪工业化时代, 野心勃勃妄图征服全世界的人, 到处寻找着探险的处女地 。 仰头就可看到的月球, 当然也在探险之列 。 只可惜那时的科学技术尚且无法将人送上太空, 于是就有了法国人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环绕月球》, 讲述了几个冒险家乘坐一颗空心炮弹前往月球的故事 。 这个空心炮弹做的登月舱, 竟然和目前宇宙飞船上的返回舱十分相像 。 遗憾的是, 冒险家们的探索失败了, 炮弹没能在月球上着陆, 只是在月球附近运行, 成了月球的微小卫星 。

科学家宇宙探险源于科幻小说?

文章插图

威尔斯, 第一次细致描述外星球
比儒勒·凡尔纳晚些出生的英国人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同样对月球探险充满激情, 他杜撰了《登月第一人》, 小说中的冒险家们成功登月, 如同西班牙人发现了新大陆和印第安人一样, 冒险家们也在成功登月的同时, 发现了月球人的存在 。 原来月球中间是空的, 月球人就住在里面, 不必遭受月球表面的低温和无氧环境的折磨 。 威尔斯在这部作品中描写的月球表面的奇幻景象, 与60多年后美国太空飞船阿波罗11号登月时发回的照片很相似 。 此外小说还生动地描写了宇宙航行的失重现象以及人类在月球上软着陆、飞船返回地球时在海中溅落等情景 。 这些看似天马行空的幻想细节, 却包含着科学性, 均被登月的宇航员证实是正确的 。
其实, 威尔斯和当时的主流科学界一样, 觉得月球上住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威尔斯认为离地球比较近的外星人应该来自火星, 他想象了一些形状宛若章鱼、昆虫的恐怖家伙, 懂得星际航行技术后, 第一站就是霸占地球 。 这篇名为《星球大战》的小说在1938年被改编为本土故事在美国的电台播出, 由于小说的描写太逼真, 很多听众信以为真, 纷纷逃离家园 。 此事成为美国广播剧史上的一段传奇 。 2005年, 《星球大战》小说被改编为电影《世界大战》, 这一次观众们不跑了, 轻松地坐在电影院里观看火星人 。 在2005年全球票房最好的电影中, 排名前两位的都是科幻电影, 都和外星人、太空有关 。
科学家宇宙探险源于科幻小说?

文章插图

太空科幻作家的超前创意
从1938年到2015年, 将近80年过去, 外星人如今已经不再新奇, 人类前往异星世界也变成了平常事, 这得益于科幻作家的不懈努力 。 在科幻小说中, 外星世界和外星生命多得数不胜数, 为了克服星球间遥远的距离, 小说家们尝试了各种太空旅行的方法, 描绘了超光速、零点能、虫洞、折叠空间、超空间、量子隧道效应、超光速粒子等五花八门的飞行方式, 其中最匪夷所思的, 恐怕当属道格拉斯·亚当斯在《银河系漫游指南》中所采用的无限非概率驱动器 。 这些幻想出来的飞行器推进方法, 有的能给科学家启示, 比如刘慈欣在《三体》中提的曲率驱动, 一些科学家就正在研究曲率驱动装置, 并且从理论上计算出这种装置能实现10倍光速飞行 。
科学家宇宙探险源于科幻小说?

文章插图

科幻小说与现实科研成果惊人的相似

但科幻小说不是科学预测, 无法要求小说中的每一个科技构想都能在未来变成现实 。 科幻小说仅仅只是做出大胆的基于科学的想象, 因为它踏实的理论依据, 常常给现实中的科研技术人员以启发 。 1969年第一次登月的宇宙飞船, 像是在致敬儒勒·凡尔纳《从地球到月球》中描述的载人炮弹, 它的承载人数、飞行速度、月球着陆点、返回地球后的降落地点都与小说中描写的差不多 。 这些惊人的巧合, 恰是科幻小说的神奇魅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