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探索太阳系?( 二 )


随着对太阳系天体的了解不断深入 , 针对新提出的科学问题 , 探测任务早已不再局限于拍一些照片 , 探测需求变得十分多样化 。 例如 , 为了精确测定天体表面的磁场强度 , 需要将测量磁场的探头从舱内向外伸出10米以上 , 以避免金属制造的航天器舱体对磁场测量产生干扰和屏蔽 。 而航天器发射时都是紧密包裹在一起的 , 如何实现太空伸杆又是一个新的命题;由于天体表面的岩石长期暴露在太空中 , 受到了风化 , 行星地质学家们非常希望像在地球上进行野外调查那样 , 敲开行星表面的石块 , 通过放大镜观察岩石的新鲜断面 , 以研究行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 为实现这一功能 , 需要行星表面探测器的机械臂具备敲击、研磨、钻孔和显微成像的能力 。
总之 , 太阳系探测需要优化的轨道设计 , 新的测控体制、激光通信和数传技术 , 小型化的太空核能反应堆 , 以及多功能、轻小型、长寿命的科学探测设备等 , 这些探测需求直接推动了航天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 牵引人类的知识、能力、技术取得新的进展 。 因此 , 太空探索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 。

中国为什么要探索太阳系?

文章插图

寻“宝” , 缓环境之重压
为缓解人类对地球资源和环境的焦虑 , 我们应该在太阳系中寻找另一个家园 。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 , 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地球资源将逐渐枯竭 , 难以承受我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 人均资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也快速增加 , 人类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 。
然而 , 地球环境的容量是有限的 , 不会允许我们这么折腾 , 一旦突破环境容量的阈值 , 人类将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 我们已经看到 , 由于人口过多 , 生存的竞争让许多人变得只顾眼前 , 我们无暇看看壮丽的星空 , 无法思考关系人类未来的深远问题 。 挤公交、闯红灯、抢电梯、捞实惠 , 我们争先恐后 , 唯恐慢了半步;面对弱者和不幸 , 我们没有及时伸出援手;有的人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 , 大声喧哗 , 完全不顾及他人感受;有的人在万米高空大打出手 , 全然不顾在飞上高空的瞬间航班上的每个人就已成为命运的共同体;我们只看重眼前的物质财富 , 只看重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 我们对周围事物的容忍度越来越低 。
由于星际飞行理论还没有实质性突破 , 人类的探索范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局限在太阳系内 。 因此 , 太阳系探索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在太阳系中寻找人类的第一个家园 。 虽然我们尚不具备向那里移居或实现大规模移民的能力 , 但一定要先找到这样的行星 , 了解他们的环境 , 研究开发利用之道 。 从长远看 , 当未来航天技术高度发达 , 行星际运输成本大幅下降的时候 , 现在的月球、火星、木卫二、土卫六将成为太阳系中人类定居的一个个“岛屿” , 而地球是这些岛民共同的故乡 。
中国为什么要探索太阳系?

文章插图

灾难 , 宜未雨绸缪
地球和人类面临的重大天文灾难是太阳系探索的主要动力 。 纵观地球历史 , 人类将面临超级太阳爆发、小天体撞击地球、地球磁极倒转、伽玛暴和高能射线爆发、超新星爆发、外星生命攻击等不同类型的重大天文灾难 。 其中 , 小天体撞击地球是危险等级最高的天文灾难 , 时刻威胁着地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 需要全世界科学界共同应对 。
根据太阳系探测的结果 , 我们在月球、水星、火星、行星的卫星、小行星等天体的表面都发现了密密麻麻的撞击坑 , 这正说明地球也曾经遭受过大规模的、频繁的小天体撞击 。 目前全世界已经确认的撞击坑已经将近200个 , 未发现和未确认的撞击坑更多 。 小天体撞击曾经导致地球环境的剧烈变化和大规模生物灭绝 。 例如 , 6500万年前有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 , 撞击地点可能在现在的墨西哥湾 。 这次撞击激起的大量尘埃进入地球大气对流层之上的平流层 , 挡住了太阳光 , 导致全球海洋冻结 , 极地冰盖扩大 , 地球表面气温骤降 , 气候环境发生剧烈变化 , 大约80%的生物种类灭绝 , 曾经独霸地球的恐龙从此消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