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35岁就听不到这个声音,是真的吗?

【超过35岁就听不到这个声音,是真的吗?】日前 , 一篇名为《据说超过35岁的人 , 就再也听不到这个声音了》的文章红遍朋友圈(http://dwz.cn/1fzUSG) 。 一时间 , 60后 , 70后 , 甚至部分80后纷纷表示被虐哭 , 因为对于90后和00后而言无比清晰的声音在他们的耳中成为了静音 。 文章的作者称 , 甚至还有一些学生把这个声音设置成了手机铃声 , 这样的话 , 即使是上课有人打电话进来 , 他们的老师也根!本!听!不!见!

事实上 , 测试某种声音究竟能不能听见已不是新鲜事儿了 。 好几年前 , 就有报道称英国一家公司发明了一种名为“青少年超音驱逐器”的声音 。 这种声音其实就是频率高达14400 赫兹的电流声 , 听得到的人会感到很刺耳 。 他们发明这个声音的最初目的就是帮助商家驱逐在店门徘徊的青少年 。 人的听力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兹 , 而成年人和年轻人之间 , 听力方面存在细微的差别 。 由于成年人在听觉上长久的劳损 , 很多人到中年以后开始丧失对高频率声音的听觉能力 , 听不到14400赫兹的声音 , 所以这种驱逐器在青少年身上的作用无比显著 。
其实 , 上述文章中的声音 , 也是一种高频电流声 , 至少在8000赫兹以上 。 这么看来 , 青少年的听觉确实要比中老年人要强 。 但是 , 35岁以上的人就真的听不见这种声音了么?中老年人听不见高频音的背后又有哪些原因呢?
我们是如何听见声音的

超过35岁就听不到这个声音,是真的吗?

文章插图

1.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 当声音发出时 , 周围的空气分子就起了一连串的振动 , 这些振动就是声波 , 从声源向外传播 。 当声波进入外耳后 , 会通过耳廓的集音作用把声音传入外耳道并到达鼓膜 。
2.鼓膜后面的中耳腔内 , 紧接着3块相互连接的听小骨 , 分别名为槌骨 , 砧骨和镫骨 。 当声波振动鼓膜时 , 听小骨也跟着振动起来 。
3.中耳骨将空气中声音的震动传递给耳蜗中的液体 。 耳蜗是内耳中一个蜗牛状的结构 , 内部充满液体 。 一个弹性的隔膜横贯耳蜗 , 将其分割成上下两部分 。 这个隔膜被称为基底膜 , 因为关键听觉结构就坐落在它上面 。
4.耳蜗内的液体开始震动后 , 基底膜就开始震动 , 其上的感觉毛细胞就会随着震动摆动起来 。
5.感觉毛细胞开始移动 , 其上面的静纤毛撞到顶上的结构并发生弯曲 , 使其顶端的孔状通道打开 。 同时化学物质进入这些细胞 , 形成电信号 。
6. 听觉神经传导这些电信号到大脑 , 转化为声音信号 。
35岁真的靠谱吗?
早些年 , 还有一篇文章称25岁以上的人群听不到蚊子叫 。 不过 , 这和所谓的35岁一样 , 都是谬误 。
人正常的听力频率在20-20000赫兹内 , 分为低频、中频和高频三档 。 一般老年性耳聋最通常的表现是高频听力下降 , 这就是为什么某些高频的声音只有年轻人能够听得到 。 他们首先是言语分辨率变差 , 表现在高频听力不敏感 , 对手机铃声、电话、门铃的听力感觉下降 , 因为这些声音频率都较高 。 其后中低频下降 , 对一般说话声听起来也比较困难 , 言语辨别率变差 , 而且不能听懂对方说话的意思 。
其实 , 医学上有一个专业的词汇来形容这种听力衰退的现象——老年性耳聋 。 它指的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减弱 , 重者可致全聋的一种老年性疾病 。 它是人体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中的表现 , 通常情况下在65~75岁的老年人中较为常见 。 相关报道显示 , 在中国 , 60岁以上的人已经超过2亿 。 其中 , 在65-75岁的老年人当中 , 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可高达60%以上 , 并且有愈发年轻化的趋势 。 据研究数据介绍 , 我国现在老年性耳聋人数已超5000万人 。 而据美国卫生中心统计 , 65岁以上的人口中 , 听力减退者占72% 。 80%的老人出现听力损伤后都没有加以干预 , 最终导致耳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