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人提到岳飞时,在提到他的“报国”时,总是对“尽忠”和“精忠”弄不清楚 。 究竟是“尽忠报国”还是“精忠报国”?
绍兴三年九月,岳飞在率领所部剿灭吉州、虔州的民变叛乱以后,于临安朝见宋高宗 。 有鉴于岳飞从建炎年间开始收复建康,到绍兴年间南征北讨,为南宋朝廷消灭内乱,在剿灭了吉州地区的民变以后,岳飞在此次朝见中被宋高宗授予“精忠岳飞”锦旗 。
“九月十三日,入见,上慰抚再三,先臣顿首谢而退,卒不言其功 。 上以其长者,益重敬之,赐衣甲、马铠、弓箭各一副,捻金线战袍、金带、手刀、银缠枪、战马、海马皮鞍各一 。 赐宸翰于旗,上曰‘精忠岳飞’ 。 ”
“精忠岳飞”四个大字是宋高宗亲笔所写 。 锦旗被做成一面大旗,作为岳飞此后行军作战的行军大纛([dào],古代军队里的大旗) 。 绍兴三年岳飞收复襄汉六郡的第一次北伐战役中,进攻随州的战斗中,岳飞便携带此面大旗作为行军大纛 。 史书记载,岳飞两日内便攻克了在伪齐有“万人敌”之称的荆超镇守的郢州城,第一战便取得了开门红 。 战斗中岳飞在城外的高地上指挥战斗,他拿了个胡床坐在上面,胡床之后便是那面“精忠岳飞”的大纛 。 “攻郢州城,建旗偃盖而坐,忽一炮石堕其前,左右惊避,先臣独不移足” 。 皇帝亲授的作为行军大纛的锦旗,正是上面所书“精忠岳飞”四字,这成为混淆“尽忠”的重要原因之一 。
得自清人钱彩的历史评书演义《说岳全传》 。 该书第二十二回“结义盟王佐假名,刺精忠岳母训子”记录了岳母姚氏给岳飞背后刺“精忠报国”四字 。 当然,钱彩描写得相当生动,不但将岳母刺字的流程描绘清楚,将岳飞被刺字时候的表情描写到位,就连岳飞此前与母亲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讨论都做了详细的描写 。 描写详细给予人真实的感觉,然而,钱彩的描写只是文学想象,不是真实的历史记录 。
钱彩的《说岳全传》较正统的史籍记载来得更具有文学可读性和更大的民间影响力 。 这当然得归功于评书的形式,以及中国自古以来百姓受教育的知识来源问题 。 钱彩对岳母刺字的描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也让很多中国人将岳飞背后的刺字认定为“精忠报国” 。
文章插图
以上两条原因是岳飞背上“尽忠报国”被国人传为“精忠报国”的主要原因 。
那么,岳飞背后的四个大字到底是什么?
《宋史·何铸传》中有这样的记载:“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 ”何铸见了以后也很感慨,深深被岳飞感动,他觉得岳飞很冤,因此专门跟秦桧阐述岳飞的冤案 。 他对秦桧说:“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 。 ”
《宋史》这段描述就很清楚地表明:岳飞背后所刺字的内容是“尽忠报国” 。
岳飞的从军经历和宋军的刺字规定
岳飞是宋军的高级将领,其生前最后职务是枢密副使和少保,领两镇节度使,这些是岳飞的虚衔,乃是罢兵权之后岳飞的实际职位 。 罢兵权之前,岳飞官居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和河南、河北诸路招讨使 。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大战区司令员 。
岳飞头衔很多,但是在两宋之交的高宗朝,岳飞毕竟还是一名武将 。 宋人武将和武官有所区别 。 简单说来,范仲淹可以领经略使,作为文臣统帅军队经略河套,以文臣入武官 。 而岳飞发自行伍,即便官居少保,可他还只是一名武将而已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荒废已久的技能捡起来反而更熟练?
- “渣男”控制你的五种方法
- 喝水多了真的会水中毒?
- 手术前签的《麻醉知情同意书》是“生死状”?
- 如何看透男人的那些口是心非?
- 虎皮兰的养殖方法
- 世界上最危险的21种食物都有哪些?
- 虎皮兰叶子能水培吗,不带根的叶子不能水培
- 三角梅叶子发黄的原因
- 三角梅主干怎样养粗,5种方法让你的三角梅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