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 , 不妨先做一下以下这个简单的测验[1]:
(依序下列题目 , 若符合您使用网络的状况 , 请填写Yes 或No)
1.曾全神贯注于微信通信、朋友圈活动 , 下线后仍继续想着上网时的情况 。
2.觉得需要花更多时间使用微信才能得到满足 。
3.曾努力过多次想控制使用微信的冲动 , 但并没有成功 。
4.当企图减少或是停止使用微信 , 会觉得沮丧 , 心情低落或是脾气易躁 。
5.花费在微信上的时间比预期的还要长 。
6.会为使用微信且宁愿冒着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教育或工作机会损失的危险 。
7.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说谎以隐瞒依赖微信的程度 。
8.使用微信是为了逃避问题或者释放一些感觉诸如无助、罪恶感、焦虑或沮丧 。
若上项问题中 , 有五项回答为「是」 , 且症状持续一段时间就可能有微信依赖的倾向 。 下面我们接着探讨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 我们又该如何才能自在的使用微信 , 不被微信影响生活?
§ 网络乌托邦?
放眼21世纪 , 计算机与网络(互联网)研究先驱 , Alan Kay有两大名言:一是「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 , 就是去创造未来」 。 另一是「对软件真的有兴趣的人 , 也该动手打造硬件」 。
当现在人手一机、互联网充斥随时随地充斥在我们生活的细节 。 Kay没有预测到的是 , 当年他遥想的未来虽然带来生活的便利 , 却也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样貌 。 人们从利用网络 , 成了网络连体婴 。 甚至美国精神医学学会考虑将「网络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中西方都有许多学者进行研究 , 说明人们如何成了网络的奴隶 , 尤其是对社群软件的重度依赖 , 像是Facebook或微信 。
然而 , 我们是否应该将其视为一种「疾病」、「问题」?至少在我看来 , 这些用语都过份的强调异常的一面 , 但在我看来用「沉迷」或「依赖」更符合一般多数人的处境 。 我们只是因为使用微信对生活带来了一些影响 , 偶尔刷过头 , 影响正事──就像人偶尔得了小感冒──但不等于我们没有微信就活不下去 。
§ 为什么我们很难放下微信?
一般而言 , 网络环境有其特殊的四项心理特性(王智弘 , 2004;李伟斌、王智弘、陈庆福 , 2002)[2] , 造成我们对网络社群的活动欲罢不能 。 读者不妨自我检视自己是否因为以下四项而无法:
匿名性
我们可以任意在微博、微信选择公开或隐藏我们的个人信息 , 这让我们能够在比较有安全感的情况下 , 做最大程度的表达 。 没有男朋友 , 还是可以晒一堆貌似幸福的照片 。 或是通过群组功能 , 对工作同事以外的人抱怨工作上讨厌的人际关系 。
网络的社会临场感较低 。 微信虽然有着沟通等类似真实社会的人际互动 , 但终究还室依赖有限的使用方式 , 以及每个使用者刻意造作的互动方式 , 真实感不高 。 真实感不高的结果 , 就是人们不会拿出在真实社会中的责任心 , 平常会因为道德感、礼貌、维持形象而不敢说的话 , 在网络上肆无忌惮的说出来 。 所以当我们在网络上对一个人有好感或恶感 , 都可能因此而放大感受 , 因为我们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无论好恶)投射和幻想出去 。
虚拟性
真实人生无法重来 , 无法按照我们的意思打造 , 但虚拟的网络社群 , 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进行真实世界无法进展的社交活动 , 进行角色扮演 。 我们可以改变性别、职业 , 甚至通过照片等方式伪装自己的身份 , 满足我们难以实践的癖好 。 但虚拟性好处的背后 , 可能会让过份沈迷的人分不清真实与虚拟的界限 。 放弃在真实世界实践理想、改变困境的动力 , 投身于虚拟社交带来的满足 。
推荐阅读
- 你的肠道是哪一型?
- 筋斗云如果成真会引发什么后果?
- 天龙八部如何放弃任务
- 御龙在天如何给好友发送物品
- 为什么你总是觉得累?
- 谁没有经历过无助?庆幸的是我们有站起来的方法
- 眼睛会喷血的怪物你见过没?
- 秋刀鱼有毒吗 秋刀鱼的营养价值
- 树没有树皮还能活吗 树没有了皮还能活吗
- 钱真的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