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前期龙泉窑


北宋前期龙泉窑

文章插图

在今浙江龙泉 , 故名 。 窑址已发现上百处 。 始烧于北宋前期 , 中期以后有发展 , 南宋是其极盛时期 , 瓷窑数量成倍增长 , 胎质洁白 , 质量显著提高;与生产白胎青瓷的同时 , 还为南宋宫廷烧造仿官窑的黑胎器物 , 在金村、溪口等窑址都有这类仿官标本出土 。 元代在烧大件器物上取得很大成绩 , 近三尺的大盘与小瓶 , 烧成后盘心坦平 , 瓶身不偏不倚 , 极其难得;除供应全国各地外 , 还大量行销海外 , 在今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国的古港口及遗址都有龙泉窑瓷器出土;1976年南朝鲜新安海底发现一艘中国元代沉船 , 打捞出元代瓷器一万七千余件 , 其中龙泉窑瓷器达九千余件 。 不能判明窑口者二千余件 。 明代前期产量仍很大 , 中期后渐衰 。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 , 因其主要产区在龙泉市而得名 。 它开创于三国两晋 , 结束于清代 , 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 , 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 , 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 影响十分深远 。
龙泉窑釉色苍翠 , 北宋时多粉青色 , 南宋时呈葱青色 , 没有开片在器皿转折处 , 往往露胎呈现胎色 , 瓷釉厚润 , 装饰上很少刻花、划花 , 而流行用贴花、浮雕 , 例如在盘中常堆贴出双鱼图案 , 在瓶身上贴出缠枝牡丹图案 。
宋代瓷业鼎盛 , 除上述五大名窑外 , 山西省平阳的平阳窑、陕西省耀州的耀州窑 , 福建省建安的建窑 , 江西省吉州的吉州窑 , 也都烧制相当好的瓷器 。
磁州窑在今河北省磁县 , 是华北大窑业中心 , 很受日本重视 , 历代都有大量的瓷器销往日本 , 日本人也把瓷器叫磁器 , 是有其原因的 。
南宋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 , 在龙泉设窑厂 , 生一所烧的窑名“琉田窑” , 又名“哥窑”;生二所烧的窑名“龙泉窑” , 又名“弟窑” 。
那么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 龙泉窑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轨迹呢?朱伯谦先生在《龙泉窑青瓷》一书中曾将龙泉窑的发展归纳为开创、发展、鼎盛和衰落四个阶段:魏晋和五代十国是开创时期 , 瓷窑少 , 生产时断时续 , 处于就地销售断断续续的生产阶段;北宋至南宋前期是发展期 , 瓷窑发展快 , 逐渐形成一个较大的瓷窑体系;南末后期至元代是鼎盛期 , 瓷窑迅速发展 , 青瓷质量大大提高 , 产品畅销国内外广大市场;明清是衰落期 , 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龙泉窑处境艰难 , 瓷窑不断地倒闭减少 , 至清代晚期结束 。 如果说这四个阶段勾勒出了龙泉窑发展历史的整个脉络 , 那么 , 龙泉窑发展史上的三次辉煌期则是连贯发展脉络的重点和要点 。
一、第一辉煌期——五代到北宋早期
龙泉境内山岭连绵 , 森林茂密 , 瓷土等矿藏资源极为丰富 , 又居于瓯江—卜游 , 不仅具备充足的原料、燃料和水资源 , 还有便利的水路运输 ,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 早在三国两晋时期 , 当地的老百姓便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 吸取瓯窑、婺州窑等周边窑场的制瓷技术与经验 , 开始烧制青瓷 , 但当时烧制的青瓷非常粗糙 , 窑业规模也不大 。 这一状况到了五代和北宋早期 , 却出现了突然的变化 , 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龙泉窑青瓷的“迷惑期” 。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器物就是淡青釉瓷器 。 这种淡青釉瓷器 , 器形规整 , 釉面均匀光洁 , 透着淡淡的青色 , 有些还经过刻划修饰 , 与粗糙的早期龙泉青瓷相比似乎缺少过渡 , 与后来著名的梅子青、粉青相比似乎也不存在承启关系 , 这在整个龙泉青瓷发展史上未免显得有些突兀 , 因而也成了一个“迷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