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爱问为什么?( 二 )


是什么让某些类型的解释更好呢?

除了准确性, 也就是说能满足条件的解释, 我们还非常关心解释的简明性及其适用性 。 前面我已经提到了目的论, 这是我们较为青睐的一种解释, 不过人们也非常关注解释内容与原有信念之间的逻辑性和一致性, 同时还必须让人们听懂 。
但是有许多事情的发生都是多个原因造成的, 都需要复杂的解释, 难道不是吗?

牛顿曾说, “我们应该承认, 寻求自然事物的原因, 不得超出真实和足以解释其现象者 。 ”牛顿这一建议源于他对这个世界做出的假设, 就像他所写的:“天道宁简不浮赘 。 ”大多当代哲学家都不赞成世界其实非常简单这一观点 。 但是某些难以言说的理由却让人们更加偏爱简单一些的解释 。 举例来说, 每每遇到问题, 我们最先想到的是更为简单的解释, 原因可能在于这些解释更容易被篡改 。 因此其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自然界本就非常简单, 而是因为简单的解释能让我们更快找到真相 。 从认知的角度来说, 简单一些的解释也具有优势:因为它们更容易被记住, 更容易反驳, 也更容易传达 。 不过这并不能保证那就一定是正确的 。
在对科学进行诠释时, 常常要求人们将一些复杂的术语转化成简单的语言, 比如用上隐喻, 或是省略一些小细节 。
这样一来, 许多信息就会丢失, 这就是我们为寻求简单一些的解释而付出的代价吗?

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 不过奇怪的是, 有的时候人们会更加看重复杂的解释 。 有研究表明, 倘若在某篇科学论文的摘要中加入毫不相关的数字, 外行的人会认为这份论文更加权威 。 还有研究表明, 在对心理学进行诠释时, 加入一些与认知神经科学无关的信息会让外行人士难以区分究竟何为深入浅出的解释, 何为拐弯抹角的解释 。 不过总体说来, 我们更加需要那些能让自己听懂的解释, 在向外行解释的时候, 也就难免得略掉许多信息 。 科学教育家所面临的难题就在于需要在不给他人造成误解的前提下做出简洁明了的诠释 。
为了对这个世界进行诠释, 有时候我们会创造出一些新的术语 。 比如心理学家会引入“无意识”或是“自信”这样的概念, 然后对这些概念进行研究, 仿佛它们真的存在 。
那么我们对那些事物进行的命名会让我们对它们产生误解吗?

据我所知, 目前还并没有能直接回答你这一问题的研究, 不过我认为这是正确的:我们有时会误将某种现象的名称视为对其进行的诠释, 就以莫里哀的戏剧中的一段著名台词为例:“为什么有些药物会让你昏昏欲睡?”答:“因为它们具有催眠的效果 。 ”实际上这样的回复根本就没有做出任何诠释, 它只是引入了一个让你自认为已经得到了答案的概念, 就如“催眠效果” 。 这看起来像是在说人类有多愚蠢, 但我认为这其实是明智之举, 因为语言并不会强行割裂这个世界 。 倘若事物有名称, 那么将它们与某些有着相似之处的事物或事情联系起来, 其实并没什么错, 并且这些相似之处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它们具有某些特征 。 也许我们对这些事物的了解非常有限, 但或许有专家对其了如指掌 。 举例来说, 我对夸克以及 μ介子知之甚少, 但我相信它们在现代物理学中发挥着重要的诠释作用, 也相信世上有许多对它们极为了解的专家 。 同样, 即使那些名称仅仅只是人们试图诠释的事物拥有的代称, 大家也依旧会认为那些名称与其深层含义相关 。
解释能让人们感到安心, 这是因为它们让周遭的事物看起来更为有序了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