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觉,“超女”变成了什么?( 二 )


而不知刻意还是巧合, 超女最终四强(王金金, 圈9, 张晓钰和方圆)都颇为“标签化”:电音&网红、二次元、女少年、学院派 。 更值得一提的是, 无论网红, 二次元, 还是女少年, 她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群人”, 她们本就是互联网环境中成长的不同“物种”, 只是在平台的聚合下站在一起, 然后选个第一 。 你知道, 分众现象已日趋明显, 热门与冷门, 主流与非主流, 中心与边缘之间的界线都逐渐模糊, 一部分人的不可理喻就是另一部分人的理所当然 。 这个时候, 由于不存在统一标尺, 超女平台的包容性就容易产生戏剧性 。
而说回到分众, 事实上, 过去一百多年人类几乎所有商业奇迹和全球偶像都得感谢电视等大众传播技术, 电视台将一切观众都假想成所谓“大众”, 但常识是, 从没有所谓“大众社会”, 只有生产大众社会的方法 。 互联网对人类最大的影响之一, 就是将这个世界切分成无数细碎的小共同体, 蚕食着大众概念 。 如我之前所言, 某种意义上, 人类传播技术的演进就是一个更快地找到“自己人”的过程(壁画第一次将脑海中的概念和想法传递给素未谋面之人;印刷术让人得以跨越时空通过书籍与他人相连), 互联网让大家轻易选择彼此, 很多事情上人们没有办法, 也没有必要达成共识——当然也包括音乐(不妨看看网易云音乐各种音乐下面的评论)和选秀 。
而更进一步讲, 现在“社群”是时髦词汇, 在我看来, 社群的一种阐释角度即是承认不同维度“个性化”与“从众化”的同时存在 。 好像是社会学家郑也夫说过, 人性之中总有两股相反欲望:跟别人一样, 以获得安全, 跟别人不一样, 以获得差异, 当它们纠缠在一起, 即诞生了“时尚”——只跟一小部分人一样 。
这种纠缠更多体现在年轻人身上, 我觉得对偶像的认同也大抵如此 。
亚文化的逆袭
当然了, 个人臆测, 就像他们对所谓信息洪流的无动于衷, 95后和00后们并未觉得这种疆界分明有何不妥 。 只是当自己的偶像呈现在超女这个展示不同族群音乐审美的比赛赛场, 由于没有统一标尺, 争议也自然而来 。 譬如圈9的“意外夺冠”就让其他决赛选手的粉丝颇为不快, 这没什么可说;更有趣的分化来自“二次元内部”——有人说她是很好的“破壁者”, 也有人说她代表不了二次元文化, 自己并也不想被代表;就像宋冬野的粉丝因为《董小姐》传遍街头巷尾而伤感, 甚至有人觉得更多存在于精神空间的二次元文化因圈9的夺冠而显得过于“谄媚” 。
但无论怎样, 你得承认, 很大程度上, 作为第一个在国内大型音乐真人秀节目中主打二次元概念的选手, 圈9的出现和夺冠可被视作二次元文化破壁主流舞台的体现 。 尽管国内ACG(Animation, Comic, Game, 动画, 漫画和游戏总称)人群数量正在上扬(数据显示, 2016年我国泛二次元用户达2亿), 但毫无疑问, 在超女舞台唱一些“非我族者”听不懂的歌依旧需要勇气和平台更大的包容度(此前乔振宇担当评委时就坦率地表示“听不懂”), 而超女的开放以及受众的低龄确实可以让圈9在选歌时相对自由 。 所以客观讲, 对于所谓亚文化登上主流视野, 超女确实至少起到了助推之力 。
当然, 一定会有人困惑, 如今95后和00后“亚文化”向主流的跟进“是好是坏”?事实上, 2016年超女无论是网红风格, 二次元, 还是更夸张的中性风, 都令不少年长观众有些不适, 甚至招致“现在的年轻人如何如何”这个经久不衰的争议 。
嗯, 审视后辈几乎是人类处理代际关系的共同欲望, 尤其在中国, 当80后掌握话语权, 自然有了窥探后辈的冲动与权力 。 而上一辈似乎总是健忘的, 他们忘了, 关于叛逆以及与这个成年人掌控世界的格格不入, 广义上的审美取向一直是年轻人“反叛”的重要途径(他们除了这个还能有什么呢), 而一代人有一代人之体, 拿二次元来说, 就像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所言:“二次元热和20世纪初的话剧热, 七八十年代的摇滚热, 还有90年代兴起的游戏文化一样, 都反映了当时青年对新文化, 新生活的需求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