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石壕吏古诗原文带拼音版 翻译及赏析( 二 )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
注释
暮:在傍晚 。
投:投宿 。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
逾(y涸焦环?/p>走:跑,这里指逃跑 。
呼:诉说,叫喊 。
一何:何其、多么 。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
啼:哭啼 。
苦:凄苦 。
前:上前,向前 。
致:对……说 。
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
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
戍(sh悍朗兀饫镏阜邸?/p>附书至:捎信回来 。书,书信 。至,回来 。
新:最近,刚刚 。
存:活着,生存着 。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且:姑且,暂且 。偷生:苟且活着 。
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
室中:家中 。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更:再 。
惟:只,仅 。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
未:还没有 。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
完裙:完整的衣服 。
老妪(y豪细救恕?/p>衰:弱 。
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 。请:请求 。从:跟从,跟随 。
应:响应 。
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
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
犹得:还能够 。得:能够 。
备:准备 。
晨炊:早饭 。
夜久:夜深了 。
绝:断绝;停止 。
如:好像,仿佛 。
闻:听 。
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 。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
明:天亮之后 。
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 。登:踏上 。前途:前行的路 。
独:唯独、只有 。
石壕: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

杜甫石壕吏古诗原文带拼音版 翻译及赏析

文章插图
3、杜甫石壕吏赏析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 。它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紧张 。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 。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