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介绍


弟子规的介绍

文章插图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前期山西新绛秀才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后改名为《弟子规》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 。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 。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 。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代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83岁 。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李毓秀的人生经历平实,性情温和豁达,因而缺少传奇故事 。史料记载,在年轻的时候,李毓秀师从同乡学者党冰壑,游学近二十年 。科举不中后,就放弃了仕进之途,终身为秀才,致力于治学 。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 。
【弟子规的介绍】李毓秀经过屡次科举考试而不中后,放弃了对仕途的追求,转而跟随老师党成游历四方,潜心学问,讲学育人,最终走上了“著书立说,教书育人”的道路 。在此过程中,李毓秀根据自身经历,完成了《训蒙文》 。后来,贾存仁(一说贾有仁)对该文章进行了修订并将名称改为《弟子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