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热映——古代到底怎么攻城与守城?

“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 。 ”
《出塞》唐-王昌龄

《长城》热映——古代到底怎么攻城与守城?

文章插图

张艺谋的新片《长城》已经上映了 。 抛开被人吐槽的剧情和景甜的演技 , 影片中为了对抗虚构的怪物——饕餮 , 设计了大量夸张宏大的城防器械和战法 。 当马特达蒙来到长城脚下 , 鼓声响起的那一刻 , 笔者瞬间就回到了2008年 。 那整齐划一的动作和旋律莫测的鼓声 , 成百上千人方阵的变换和穿梭 , 不就是奥运会开幕式的重现吗?
《长城》热映——古代到底怎么攻城与守城?

文章插图

▲电影《长城》攻城剧照
电影画面很美 , 火药 , 孔明灯 , 热气球 , 琉璃塔 , 好莱坞特效和中国传统元素相融是场唯美厚重的视觉体验 。 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英雄主义 , 为钱的雇佣兵和为国的无影禁军 , 驻边将士和腐朽皇权 , 大人物和小人物 。 不过 , 大家都知道张艺谋对中国古代军事的理解和认识一向不靠谱 。 那么中国古代到底怎么守城呢?
一. 防御工事的建设
(一)城墙
作为影片关键元素的城墙 , 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了 。 高大的城墙可以很好地阻拦敌人的进攻 , 让进攻方束手无策 。 尤其是以防御为目的的山城的建设 , 依山为城、居高临下 , 这种城池对于敌军无外乎是一种噩梦 。 钓鱼城便是这种噩梦的诠释之一 。
《长城》热映——古代到底怎么攻城与守城?

文章插图

▲钓鱼城遗址
早期的城墙 , 便一般只有城垣和城门 。 随着攻城器械的发展 , 城墙在结构上也有了一定的改变 。 除了原本的城垣和城门以外 , 逐渐增加了城楼、雉堞、角楼(敌楼)等结构 , 以应对进攻方的攻势 。
《长城》热映——古代到底怎么攻城与守城?

文章插图

▲角楼
城墙有四个主要作用:一 , 阻碍、迟滞敌军的攻势;二 , 抵御箭矢及投石;三 , 进行射击和观察;四 , 防御洪水 。
城楼和角楼高耸 , 便于士兵进行射击与观察 。 而城墙之上的矮墙就是我们所说的女墙或者雉堞 。 雉堞之间存有垛口 , 可架设城防器械 , 也可供守军对登城者进行攻击 。 雉堞中部开有内窄外宽的射孔 。 在后期 , 雉堞上除了射口之外 , 还有一个口开在雉堞底部用以倾倒滚油等 。
《长城》热映——古代到底怎么攻城与守城?

文章插图

▲电影《长城》攻城剧照
北宋的东京城便有宫城、内城、外城三重城墙 , 并且增设瓮城 。 瓮城是城门外修筑的半圆或方形的护城墙 , 与城墙相连 , 也设有城门、雉堞等设施 。
《长城》热映——古代到底怎么攻城与守城?

文章插图
《长城》热映——古代到底怎么攻城与守城?

文章插图

(二)壕沟与护城河(濠)
壕沟与护城河的最主要作用 , 是阻拦敌军的步伐 , 因此要求尽可能既宽且深 , 使攻城之人难以逾越 。
其中护城河出现较晚 , 可以视为壕沟的变体 。 在春秋时期 , 穴地攻城(即挖地道)这种攻城战法已经逐渐被运用于战争之中 , 因此壕沟已经无法阻止挖地道的敌人 。 护城河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敌军挖通地道进入城中 。 进攻方在挖掘地道之时 , 常会以木架来防止地道塌陷 。 但可想而知 , 如果这些士兵挖到了护城河附近 , 那么水流就将渗入地道之中 , 甚至直接引起地道塌陷 。 因此当护城河作为一种重要的城防结构被应用于城池的建设之后 , 穴地攻城出现的频率大大减少 , 另一种在城墙之下“挖墙脚”的战法“空洞”则运用较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