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叶猪笼草

盾叶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peltata)是菲律宾棉兰老岛汉密吉伊坦山山顶处所特的热带食虫植物 。其特点在于其笼蔓与叶片的衔接处呈盾形且周身具发达的毛被 。盾叶猪笼草通常会长出卵形的捕虫笼,且笼盖的下表面覆盖着大型的蜜腺 。其种加词“peltata”来源于拉丁语,意为“盾形的” 。
【盾叶猪笼草】

盾叶猪笼草

文章插图
中文学名盾叶猪笼草拉丁学名Nepenthes peltata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石竹目科猪笼草科属猪笼草属种盾叶猪笼草命名人及时间Sh.Kurata 2008
植物学史
仓田重夫在2008年1月的《食虫植物协会杂志》上正式描述了盾叶猪笼草 。编号为“Koshikawa 44”的标本被指定为模式标本,其存放于日本京都大学植物学系植物标本馆中 。该标本植株采集于汉密吉伊坦山山脊,之后种植于“Nanso”植物园(Nanso Botanic Gardens)中 。
形态特征编辑
盾叶猪笼草为藤本植物,植株通常高达1米,茎可长达3米 。其不会长出攀援茎 。
盾叶猪笼草的叶片为椭圆形,可长达50厘米,宽至9厘米 。叶片的末端为圆形,基部骤缩为叶柄,其呈槽状 。成年植株的叶柄可长达7厘米 。幼年植株可能无叶柄 。叶片的下表面常为暗红色,而上面为暗绿色 。叶片的边缘偶尔向上卷曲 。笼蔓与叶片的衔接处呈盾形,连接点与叶片末端之间的距离可达27毫米 。
盾叶猪笼草的下位笼在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异,可为椭球形至壶型或卵形 。其体型较大,可高达28厘米,宽至16厘米 。腹面具一对可宽达10毫米的笼翼 。唇大概呈圆柱形,可宽达2厘米 。唇肋可高达1.5毫米,间距约2毫米 。唇齿可长达1毫米 。笼盖为卵形至椭圆形,可长达8厘米,宽至6厘米 。在笼盖的下表面分布着巨型的蜜腺,其直径可达3毫米 。此外,其基部还具三角形的笼盖骨 。在笼盖基部的后方具一根不分叉的笼蔓尾 。
还未发现过盾叶猪笼草的上位笼,其可能非常少见或根本不存在 。由与之存在着近缘关系的迪安猪笼草(N.deaniana)和惊奇猪笼草(N.mira)推测,盾叶猪笼草也是仅在受到严重遮荫或有足够的植被以攀附的情况下才会长出攀援茎 。
盾叶猪笼草的花序为总状花序,可长达75厘米 。雄性植株花序的直径可达3.5厘米,雌性植株花序的直径可达6.5厘米 。总花梗可长达46厘米,直径可达9毫米 。花序轴可长达20厘米 。花梗大多带2朵花,具可长达7毫米的苞片 。花梗基部未分叉处可长达3毫米,分支可长达14毫米 。花被片呈卵形,可长达4毫米,末端急尖 。果荚可约20毫米,种子长约4毫米 。
盾叶猪笼草的茎部、笼蔓、叶柄和叶片的下表面都覆盖着棕色的长毛被 。捕虫笼和叶片的上表面可能覆盖着稀疏的毛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