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大脑有没有天生的缺陷?

我觉得“缺陷”这个词用在这里不太合适,尤其是形容大脑的时候 。 目前人类对于大脑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理解是建立在观察和假设上的,根本的 运行机制仍然未知 。 对于一个了解未深的事物,直接询问它的“缺陷”在哪,实在是有点草率 。 并且,你要如何定义“大脑的缺陷呢”,我在路边捡一块石头,问你 这石头有什么缺陷,你说石头太硬了砸到人肯定出大事,这是缺陷,我说这石头硬正好拿来开核桃,这不是用处大么?倒不如这样问,大脑有哪些局限,有哪些特点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可能的负面影响?

人类的大脑有没有天生的缺陷?

文章插图

我就简单说几个自己看法:
1. 大脑本身质地柔软太过脆弱,虽然有颅骨的保护,还是很容易受到物理创伤,轻微的脑震荡就已经很难受了,严重一点的损伤可能直接致残或者致命 。 我曾经想过如 果大脑脊髓都变成骨头那么硬就很难受伤了,这里提一点,就是骨细胞之间也是可以传递信息的,类似于神经细胞,甚至可以传递的很远,但是机理暂时未知(,但是现在看来如果神经细胞都变骨质了,可能会有几个问题:
神经信号传导效率变低,反应最敏捷的人和今天的痴呆症患者差不多 。
脊椎应该不会像现在这样柔韧,活动大大受限 。
因为大脑变实心了,基本不能缓冲只能硬抗硬,敲一下就和敲三角铁差不多,整个大脑都在震动,无法进行思考 。
这些假设可能也不完善,欢迎大家开脑洞 。 总之就是,大脑很脆弱,必要时还是别忘了戴头盔降低风险 。
2.血脑屏障的存在,让大部分药物无法渗透进大脑产生治疗作用 。 血脑屏障围从脑内毛细血管算起总共有三层:
第一层:脑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间衔接得十分紧密,不像其他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那样有较大的缝隙;
第二层:脑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外有个基底膜,这个膜是连续的;
第三层:脑毛细血管壁外表面积的 85% 都被神经胶质细胞的终足或称脚板所包围 。
主要作用是防止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大脑,除了氧气,二氧化碳和血糖,几乎不让所有物质通过,药物和蛋白质一般都是大分子,所以基本都会被隔离 。 但 是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大脑发生病理改变的时候,或者仅仅针对初期精神病人,开发治疗药物都很困难,因为药物既要满足治疗效果,又要小到可以穿过血脑屏障 。 好在随着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方法被开发出来携带药物穿过血脑屏障了 。
人类的大脑有没有天生的缺陷?

文章插图


再从认知方面举两个例子:
1. 短期记忆的能力实际上不算很强,传统观念认为短期记忆一般一次只能记住 7 个左右的事物,并且很快就没法再回忆起来了 。 后来 Chunks 这个概念被提出,认为如果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长期记忆把信息整合压缩成一个个压缩包,可以记住更多 。
如果你对英语比较熟悉,应该会发现第二组比第一组要容易记住,因为你可以根据英语单词的发音把第二个字母列读出来 。 这就是用到了长期记忆来帮助短期 记忆录入,就是 chunking 。 但是如果我让你在尝试记住这两列字母的时候,嘴里不断念“The”这个词,你会发现第二组也变得不好记了 。 因为我干扰了你的 Phonological loop(语音回路),这是短期记忆里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如果你没法把这些字母读出来,你的短期记忆将会大打折扣 。 短期记忆非常容易收到干扰,这里说一个 Irrelevant sound effect(无关声音效应),Jones (1993) 发现哪怕是没有意义的声音也会干扰正常的短期记忆,所以学习的时候即使是听纯音乐,效率都会打折扣的,提高效率可能真的是你的错觉,或者说是音乐分散了你 的注意力,让你可以持续学习的长久一些,但是效率应该是比原先低下 。 这也可以看做是大脑的一个局限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