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早就有寒食、清明植树的习惯 。但近代植树造林提倡最早的是清末左宗棠,他带领部队在西北行军中边走边栽,形成“左公柳”,一直被后人所称道 。孙中山又是一位植树倡导者 。他青少年时曾在家乡种桑树,创立兴中会时提出中西部植树造林计划,后在《建国方略》中又描绘了造林蓝图 。
1915年,北洋政府把清明节定成植树节,是我国最早的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后,国民政府为纪念他,于1928年3月1日号召在领导纪念日植树,同年又确定3月12日为“领导逝世植树节” 。新中国成立后更加重视全国绿化 。1979年3月由全国人大通过决议,仍然以3月12日为植树节 。现在每逢植树节、清明节,各媒体纷纷报道各地植树造林活动情况 。
荡秋千、放风筝
荡秋千是春秋时北方山戎人的发明,后来齐桓公北伐山戎后带回了这种游戏 。在云南拉枯族中也有相关传说,富有神话色彩 。秋千在南北朝时传到长江流域,成为寒食清明前后的一种游戏 。南朝梁人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仕女衣彩服坐其上而推引之,名日打秋千 。”
到唐代打秋千风俗更为流行,唐玄宗时每年寒食前就竖起许多秋千架,让殡妃宫女们尽情玩乐 。宫女们身穿彩衣,随秋千凌空上下,宛若仙女,唐玄宗看得人迷,便称为半仙之戏 。有词写道:“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东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低 。”元朝时,此活动仍在宫廷内外盛行 。
放风筝 。风筝,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发明 。最早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 。据《韩非子》记载,大约在公元前400年时,思想家墨子就曾做过木鸢 。墨子早年当过木匠,传说赫赫有名的木匠祖师鲁班就是他的学生 。《淮南子·齐俗》也记载:“鲁班墨子,以木为鸯而飞之 。”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了 。
相传楚汉相争时,韩信令工匠赶制一只特大风筝,让一人坐上飞到楚营上空唱起了凄凉婉嗽的楚歌,引起楚军应声唱和,从而涣散了军心,被韩信打得一败涂地 。而到了西汉时用丝绸做风筝,改名纸鸢 。也称为风鸢、纸鹤、风禽、鹤子等 。
宋代时民间放风筝已经风行,专营店也多起来 。现在每到春冬时节,城市广场都放风筝,清明时还举行风筝大赛 。而如今的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成为世界风筝大赛的著名节日,其风筝多是尼龙布等所做,有的似降落伞之巨大 。
推荐阅读
- 元宵节有哪些习俗 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和传统
- 2022最新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2022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
- 2020小学元宵佳节赏花灯作文5篇 小学生清明节美篇2020
- 2020元宵节灯谜大全及答案有哪些 2020元宵节猜灯谜大全
- 清明节古诗词大全最新 清明节诗词古诗大全
- 2022清明节有哪些美味的传统食物 全国各地清明节美食有哪些
- 幼儿园2023清明节教案设计 幼儿园清明节 教案
- 女人看清了 男人存在哪些虚情假意
- 清明节为什么要植树 清明节能种树吗?
- 2023公司清明节放假通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