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的来历故事 寒衣节的典故( 二 )


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长城40里 。她最终用咬破手指“点血入骨”的方式找到了丈夫尸体,并用带来的棉衣重新装殓安葬 。由于这样一个故事,长城内外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称作“寒衣节” 。“十月初一送寒衣”,也因此成为北方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
朱元璋“授衣”传说
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 。
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 。”“寒衣节”由此而来 。人们还在加衣避寒的同时,也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 。
十月一“开鬼门”传说
“十月城隍又出巡,旌旗蔽日少风尘 。可叹多少如花女,扮作披枷戴锁人 。”这首宋朝的竹枝词,写的是古代农历十月一日,俗语称作“开鬼门” 。
传说在阴曹地府被禁锢的鬼魂全“解放”了(来年清明节才重回墓田),在这天都要在各自的坟墓收取亲人送来的棉衣和“钱粮”,所以又称为“寒衣节” 。
江苏“红豆饭”传说
后人把十月初一当悼亡节来过时,以红豆饭为奠 。迄今江苏大丰一带还有个传说,大意为: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 。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 。
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尚有童谣为证:“十月朝,看牛娃儿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掴你三犁担子一薄刀 。”
阴历十月初一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但和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不同的是,除以烧的形式为死去的亡灵送纸钱外,因为正逢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由生者的御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所以传统的寒衣节还要送去五色纸做的寒衣,以表达后人对祖先的纪念 。
返回目录>>>

●寒衣节要烧些什么寒衣节烧的东西种类很多,有的除了烧纸钱和寒衣,还会烧一些纸糊的豪宅、汽车等一些“奢侈”品 。民间认为将这些纸钱、纸衣之类焚化后,就会由阴间的邮差送到地府给指定的人 。
如今这些祭祀用品在市面上都已有现成贩售,比如纸衣服,纸鞋子,纸汽车、纸豪宅等一些祭祀用品都是做好的,随处都可以买到,有些地方的人们就直接买来这些,烧给逝者 。而有些地方至今则还保留着传统——要烧的寒衣要亲手制作 。
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 。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