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意象是什么?意象:
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洋室损丝郎西 。
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意象是什么?】明月象征着纯洁、高尚,诗人在许多诗中把明月看作通人心的多情物,也只有明月才能同时照亮诗人和友人 。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一说约作于来自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 。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怀化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360问答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 。
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 。李白在听到他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
参考资料来源:百哪波刚负兰谁料感度百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值发充磁比兵广村有此寄
推荐阅读
- 出塞 王昌龄
- 边塞诗人王昌龄的生平简介 被称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
- 王昌龄 《手步会曾氢棉探末类从军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背景资料
- 王昌龄简介及作品表达情感 关于王昌龄简介
- 王昌龄是哪个朝代的 王昌龄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