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地位影响职场心理压力( 二 )


非公有制企业多数分布在城市,其职工多数为农民工,他们面临低经济收入、低生活水平、健康隐患多、医疗负担重、低保障甚至无保障、教育与住房负担重等现实问题,这是造成他们心理失衡、压力过大的重要因素 。选择在城市就业或定居,就意味着承受城市生活背后的高生活成本、重生活负担 。他们在城市就业或生活中被边缘化的地位,使他们难以融入城市主流社会 。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使非公企业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产生了巨大心理落差 。一些职工感觉到,城市的繁华如此之近,却又如此遥远;心中的理想一次又一次谋划,却在现实中一次又一次幻灭 。
社会地位是引发职工心理压力的深层根源
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时期,原有社会利益格局被调整,加之各种思潮激荡,使部分职工思想受到负面影响,产生了一些失落心态、悲观心态 。一些企业存在弱化职工主人翁地位、忽视职工主人翁权利、损害职工主人翁利益的倾向,使部分职工感受到被剥夺的心理感受 。一些投资者与经营者不注重企业与职工共建,不注重资产权益与劳方利益共享,拉大了与职工群众的心理距离,使部分职工产生了抵触、甚至对立情绪 。一些职工由于在经济和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遇到了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实际困难,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缺乏职业自豪感 。
【社会地位影响职场心理压力】情感困惑是引发新生代职工心理压力的重要根源
企业生产是流水线,管理是程序化,机器是职工的纽带,程序是层级的连接,职工被机器带着走,被程序所控制,这是机器化大生产中职工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些非公企业职工反映,每天上班就像机器人一样机械运转,车间-食堂-宿舍,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在工作中重复简单的机械动作 。一些职工反映,基层管理人员对待职工态度简单粗暴,缺乏人格尊重,使本来就枯燥无聊的工作愈发增加了压力和无奈 。管理模式缺乏人文关怀,使少数职工对企业缺乏归宿感 。
据湖北省总工会抽样调查,非公有制企业的非婚职工占1/4,一线职工中非婚职工更多 。这些职工处于情感需求旺盛期,特别是新生代职工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同学和朋友,希望在新环境中找到工作和生活中的朋友,更希望找到家庭的伴侣 。一些职工反映,下班后没有朋友,没有伙伴,没有职工之间学习、活动、交流、沟通的平台,精神缺乏依靠,业余生活贫乏 。
在一些企业,由于工种不同,男女性别分布相对集中,一些生产线上基本见不到异性,使男女之间难以找到相处、交流的机会 。由于新生代职工年龄较小,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在恋爱方面随意性大,有的在恋爱婚姻生活中遇到矛盾和问题无法正确面对和解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