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茶以散茶、末茶为主, 明朝叶茶(散茶)独盛 。 明朝有绿茶、墨茶、花茶、乌龙茶和红茶, 清朝的茶品种繁多, 门类齐全 。 元明清时期饮茶除继承五代宋时期的煮茶、点茶法外, 泡茶法终于成熟 。 (一)泡茶法 泡茶法起始于隋唐, 由于煎茶法的兴起和煮茶法的存在, 泡茶法在唐代并不普遍 。 五代宋又兴点茶法, 点茶法本质上属泡茶法, 是一种特殊的泡茶法 。 点茶法与泡茶法的最大区别在于点茶须调膏击拂, 而泡茶则不用此 。 五代宋盛行点茶法, 故泡茶法无闻 。 元朝忽思慧《饮膳正要》载:“兰膏:玉磨末茶三匙头, 面、酥油同搅成膏, 沸汤点之 。 ”“酥签:金字末茶两匙头, 入酥油搅, 沸汤点之 。 ”“建汤:玉磨末茶一匙, 入碗风研匀, 百沸汤点之 。 ”玉磨茶乃紫笋茶与米各半同拌和入玉磨内磨成末茶, 金字茶也是湖州造末茶, “沸汤点之 。 ”即是用沸水冲泡 。 元代泡茶多用末茶, 且杂以米面、麦面、酥油 。 明朝陈师《茶考》载:“杭俗烹茶, 用细茗置茶瓯, 以沸汤点之, 名为撮泡 。 ”细茗是茶末还是芽茶还不清楚, 不加佐料, 直接投茶入瓯, 用沸水冲点, 杭州一带俗称“撮泡” 。 撮泡开后世用杯、盏冲泡茶的先河 。 明代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对用壶泡茶法论说较详, 归纳起来大致有备器、择水、取火、候汤、泡茶、酌茶、啜饮这些程序 。 备器:泡茶法的主要器具有茶炉、茶铫、茶壶、茶盏等 。 择水:取火同煎茶、点茶法 。 候汤:待炉火通红, 茶铫始上 。 扇起要轻疾, 待水有声稍稍重疾, 不能停手 。 水一入铫, 便须急煮 。 汤有三大辨十五小 。 三大辨为形辨、声辨、气辨 。 形为内辨, 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 直至腾波鼓浪方是纯熟;声为外辨, 如初声、始声、振声、骤声, 直至无声方是纯熟;气为捷辨, 如气浮一缕二缕、三缕四缕、缕乱不分、氤氲乱绕, 直至气直冲贯, 方是纯熟 。 泡茶:探汤纯熟便取起, 先注少许入壶中祛荡冷气, 然后倾出 。 最壶投茶, 有上中下三种投法 。 先汤后茶谓上投, 先茶后汤下投 。 汤半下茶, 复以汤满谓中投 。 茶壶以小为贵, 小则香气氤氲, 大则易于散漫 。 若独自斟, 壶愈小愈佳 。 酌茶:一壶常配四只左右的茶杯, 一壶之茶, 一般只能分酾二三次 。 杯、盏以雪白为上, 蓝白次之 。 啜饮:酾不宜早, 饮不宜迟, 旋注旋饮 。 清朝, 在闽、粤的一些地区流行一种青茶(乌龙茶)的“工夫茶”泡法 。 工夫茶具有四宝, 即潮汕炉、玉书[石畏]、孟臣罐、若琛瓯, 均小巧玲珑 。 清袁枚《随园食单》“武夷茶”条载:“杯小如胡桃, 壶小如香橼 。 上口不忍遽咽, 先嗅其香, 再试其味, 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 ”晚清张心泰《粤游小识》载:“以鼎臣制宜兴壶, 大若胡桃, 满贮茶叶 。 用坚炭煎汤, 乍沸泡如蟹跟时, 瀹于壶内 。 乃取若琛所制茶杯, 高寸余, 约三四器, 匀斟之 。 再瀹再斟数杯, 茶满而香味出矣 。 ”工夫茶的一般程序是:焚香雅气、嘉叶酬宾、岩泉初沸、孟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 春风拂面、熏洗仙客、若琛出客、玉壶初倾、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赏三色、三龙护鼎、喜闻幽香、初品奇茗、再斟流霞、细啜甘莹、三斟石乳、领悟神韵 。 明清的泡茶法继承了宋代点茶的清饮, 不加佐料, 包括撮泡(杯、盏泡)、壶泡、工夫茶(小壶泡)三种形式 。 (二)煮茶法 明陈师《茶考》载:“煮茶之法, 唯苏吴得之 。 以佳茗入磁瓶火煎, 酌量火候, 以数沸蟹眼为节 。 ”苏吴一带以上好的茶人瓷壶置火上煮沸而饮 。 明朱权《[月瞿]仙神隐》载:“擂茶:将芽茶汤浸软, 同炒熟芝麻擂细, 入川椒末、盐、酥油饼再擂匀 。 如干, 旋添茶汤 。 入锅煎熟, 随意加生粟子片、松子仁、胡桃仁 。 ”又载:“枸杞茶……每茶一两, 枸杞末二两和匀, 入炼化酥油三两, 或香油亦可, 旋添汤搅成稠膏子, 用盐少许, 入锅煎熟饮之 。 ”擂茶、枸杞茶均须入锅煮熟而饮 。 清李心衡《金川琐记》载:“熬茶用大叶茶, 同牛乳煮至百沸, 用长杓搅汤, 活之以盐, 名日酥油茶 。 ” 清周蔼联《竺国记游》卷二载:“西藏所尚, 以邛州雅安为最 。 ……其熬茶有火候 。 ……” 煮茶法主要在少数民族地区流行, 所有茶多是粗茶、紧压茶, 通常如酥、奶、椒、盐等佐料同煮 。 (三)点茶法 朱元璋十七子、宁王朱权自撰《茶谱》 。 其精于茶道堪与徽宗相提并论 。 其书称:“然天地生物, 各遂其性 。 莫若叶茶, 烹而啜之, 以遂其自然之性也 。 予故取烹茶之法, 末茶之具, 崇新改易, 自成一家 。 ”“命一童子设香案携茶炉于前, 一童子出茶具, 以瓢汲清泉注于而炊之 。 然后碾茶之末, 置于磨令细, 以罗罗之 。 候汤将如蟹眼, 量客众寡, 投数匕入于巨瓯 。 候茶出相宜, 以茶筅摔令沫不浮, 乃成云头走雨脚, 分于啜瓯 。 ” 朱权《茶谱》所记的饮茶法仍是点茶法 。 宋代点茶往往在茶盏内点, 朱权却在大茶瓯中点茶, 然后再分酾到小茶瓯中, 有时还在小茶瓯中加入花苞 。 朱权用茶末是叶茶碾磨罗而成的, 弃团茶不用 。 朱权还创制了一种适于野外烧水用的茶灶 。 这些大概就是他所说的“崇新改易, 自成一家 。 ”【元明清时期饮茶法】
推荐阅读
- 茶能“助性”
- 中国历代茶具发展
- 饮茶者-一个安静的世界,六味黄酮茶
- 品茶五要素
- 红灯记故事简介(关于红灯记故事简介)
- 春季养生 少吃凉茶 饮茶宜花茶,贡菊
- 台湾省今日饮茶,养生美容茶
- 道教饮茶方式,铁观音属于哪类茶
- 孩子成长的几个关键时期!
- 饮茶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