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狙击遇见科学会怎样呢?

三千米之远的射杀

据英国广播公司2017年7月1日报道, 一位加拿大狙击手一枪击毙3540米外的目标—一名伊斯兰国武装分子, 从而刷新了狙击的最高记录 。 这个距离, 连子弹都飞了近10秒钟才到达目标, 瞄准目标时甚至要考虑地球的曲率;一般步枪的有效射程才400米, 连它的零头都不到 。
此前的最远射杀记录是由英国狙击手克雷格·哈里森保持的, 他在阿富汗战场上击毙了2475米外的一名塔利班士兵 。 这位加拿大士兵所使用的狙击步枪, 其实有效射程只有约1900米, 而狙击手超水平发挥, 将实际射程增加了近一半 。 古代“百步穿杨”就是神射手, 而现代狙击手几乎要做到万步穿杨了 。

当狙击遇见科学会怎样呢?

文章插图

在现代战争中, 狙击手可以以非常少的人数和配备形成对敌方非常大的压制性力量, 他们在远处潜伏静待, 伺机而动, 敌明我暗, 加上枪法通神, “一枪一命” 。 当身旁的人毫无征兆地脑袋开花, 倒地而亡, 却连枪手的鬼影子都见不着, 是种什么感觉?
能做到这种远程精确射杀, 武器自身的卓越性能当然必不可少 。 但枪好, 枪手也要好, 只有训练有素的狙击手才能实现这种现代科技与战术的完美结合 。
狙击手都是弹道学专家
狙击手可以从数千米外精准射杀, 他们的枪法绝对不是靠天生的, 对弹道学原理的熟练掌握是枪法好的基础 。
射击距离越远, 射击精度越低, 因为自然力增加, 风力和重力是最主要的考量因素 。 狙击手要识别风的方向、强度和频率, 他们必须学会用各种方式“读风” 。 上文所述的加拿大狙击手射杀目标时, 子弹至少经过了三道横风的干扰 。 而重力则会逐渐地将前进的子弹向下拽, 使飞行路径形成抛物线, 因此狙击手往往把目标设定在更远处, 以补偿重力的下拉 。 除风力和重力之外, 温度也是要考量的一个自然因素 。 冷空气比热空气密度更大, 因此会产生更大的阻力 。
根据这些自然力的综合影响, 弹道学提供了一个计算公式, 射击距离每增加90米, 精准度就减少2.5厘米 。 那是不是应该尽可能凑近一点射击来保证精准度呢?这也不行, 因为远距离射杀的目的就在于隐蔽, 越远越看不到, 也听不到 。
当狙击遇见科学会怎样呢?

文章插图

以7.62毫米子弹为例, 在600米以内, 射杀目标能听到的是子弹以超音速飞行时发出的微小音爆声;但600米以外, 由于空气阻力使子弹的速度降到音速以下, 射杀目标就几乎听不到子弹的声音了 。 假设狙击手在800米以外的地方用7.62毫米子弹射杀某人, 这个人根本不会知道自己在遭枪击 。
因此, 精准度和隐蔽性要同时考虑 。
要精准就要姿势稳
【当狙击遇见科学会怎样呢?】精确射击必须以稳定为基础, 我们从影视、图片中看到狙击手大多采取俯卧的姿势, 因为这样最稳当, 人和枪的晃动都最小, 狙击手大半个身体贴地, 肘部支撑上半身体, 一手扣扳机, 一手扶住与胸相抵的枪托以加强稳定性 。
站姿较少采用, 因为站立时要靠狙击手肌肉的力量来承托枪支重量, 而狙击步枪由于配备了高倍瞄准镜, 比较重, 再强壮的人也会肌肉疲劳, 导致托枪不稳 。 而且狙击任务往往耗时数小时, 甚至数天, 不必要地消耗体力不仅导致射击精准度下降, 甚至影响整个狙击任务的顺利完成 。 如果伏击条件要求必须采用站姿, 就尽可能找到墙、树干或其他支撑物来帮助支撑身体或枪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