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小知识】理财,不能不知道的“八条铁律”

高风险的不一定高收益
但高收益的一定是高风险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一款理财产品是“高收益+低风险” , 估计一瞬间就被抢光了 , 哪能轮得着你我?
如果有人认真地向您推荐 , 这是一款高收益又低风险的产品 , 请您悄悄地在他额头上写上两个字——“骗子” 。
别把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篮子总有摔下去的风险 , 只是别一次就把鸡蛋全摔光了 , 毕竟十个篮子一块摔的可能性太小了 。
所以 , 可以把钱分散到不同风险级别的产品中、相同风险的不同产品中 , 甚至不同的银行里 , 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
只能用闲钱理财
救命钱、养老钱、上学钱等必用的钱不能冒险 , 一旦损失 , 哭都来不及 。 这类钱最好是银行存款或购买国债 , 或者购买相应的保险 , 把未来的不确定变成确定 。
有人说银行存款就绝对安全吗?是 , 至少您在一家银行存款不超过50万 , 是绝对安全的 , 就算银行倒闭了都不用担心 。 当然 , 十年内在中国亲眼见到一家银行倒闭也挺难的 。
不要筹借资金理财
除了存款和国债 , 什么理财和投资都有风险 。 无论是借银行的 , 还是借亲朋好友的 , 借钱理财都相当于把自己的风险扩大了 , 一旦理财失败 , 那些人还不把您吃了?
同理 , 也不要“合伙”理财 。 有些理财产品的购买起点是1万、10万、50万、100万 , 起点越高 , 风险越大 。 几个人凑起钱来“越过门槛” , 实际上是大家都承受了自己承受不起的风险 。
以书面合同协议为准 , 不认口头承诺
有的推销人员“王婆卖瓜” , 只谈收益不讲风险 , 甚至承诺不适当的收益 。 无论怎样 , 您只能相信所签协议上的白纸黑字 , 打官司也只认书面承诺 。 不管宣传海报上写的收益率是多少 , 不写到协议里都不算数 。 “预期收益率”或“业绩比较基准” , 只是一个参考值 , 不等于实际收益率 。 如果是“非保本”的产品 , 就一定有不保本的可能 。
现在银行的理财区都有“双录”(录音录像)设备 , 请一定做好“双录” , 以备不测 。 使用自助设备买理财 , 要全部自己操作 , 不要让柜员来帮忙 , 柜员按规定也不能来帮忙 。 自己实在搞不定 , 还是到理财区“双录”镜头下买吧 。
第一次购买理财产品所做的风险测评 , 一定要如实回答 , 不要为了买高风险产品而虚报收入等等 。 如果自欺欺人 , 受损的只有自己 。
不能将账号密码告诉任何人
包括银行工作人员
当您告诉某人账号密码时 , 意味着完全授权于他 , 而责任自负 。 银行工作人员是看不到您的密码的 , 而且谁也无权索要您的密码 。
凡是索要您密码的工作人员 , 都是图谋不轨的人 。
保险与理财的区别要搞清楚
保险产品注重保障 , 理财产品注重收益 。 买保险首先图的是其保障功能 , 其次才是收益 。 鱼和熊掌向来不能兼得 。
买保险特别要注意其现金价值表 , 注意退保费用 , 反正提前退保是非常非常不合算的 。 后悔药只在15天的犹豫期里有卖 。
机构合法不等于业务合法
业务合法不等于政府负责偿还
现在工商登记注册一家公司太容易了 , 合法的公司也可能干非法集资的事 。
除了银行存款因为有《存款保险条例》国家管 , 国债国家管 。 其他的 , 把钱给了谁找谁说理去 , 国家可以把跑路的人追回来 , 甚至定他的罪 , 但没法掏钱给您付款 。
理财有风险 , 投资须谨慎 。 这不是口号 , 而是真谛 。 上面这8条铁律 , 每一条背后都有无数的现实教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