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蟥就是水蛭 , 一般来时哦蚂蟥很好养殖 , 养殖蚂蟥需要注意首先养殖场所的选择 , 然后蚂蟥的种池准备 , 在哦养殖过程中还要注意水质问题等 。
文章插图
蚂蝗人工高产养殖技术:
一、选址建池
选择面南背北 , 避风向阳 , 排灌方便 , 阳光充足的地方 。 小规模养殖可建水泥池 , 刚建好时不能立即投种 , 应注满水并加入食醋、尿素经一个月左右时间的浸泡 , 直至池壁长满青苔 , 这样池体中含碱物质才能清除 。
二、种池准备
池塘周围接近水源处用富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土壤(必须非污染 , 非碱性) , 建成宽约60厘米的平台 。 池底铺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栖息 , 至少1/2以上的区域面积种上水草等植物 。 同时应设置深(40厘米以上)、浅(20厘米)水域 , 或每隔5米自池底将屋瓦正反相叠铺至平台处 , 供蚂蝗栖息及躲避高温、强光(新建池用) 。 为了增加水的肥度 , 供螺、蚌类、水草生长以及微生物的生成 , 每亩撒入发酵晒干的鸡、牛、羊、猪粪13立方米 , 放入池底并用泥土覆盖20厘米 , 放入清洁无污染的水 。 旧鱼池应清塘后或用茶饼、巴豆等药物杀灭水中的有害昆虫 。 提前3天用食醋10克/立方米或浓度0.4克/立方米优氯净或强氯精(鱼安)消毒 , 绝不可用生石灰 。 做好前期工作 , 再加上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 , 就能获得食物链的良性循环 。 这样成本低、效果好 , 食物链匹配的越合理 , 水质也越清新 , 溶氧也越充足 , 浮游及底栖动物的生长就越快 , 随之蚂蝗放养密度就能提高 , 为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 。
三、苗种放养
应到正规科研单位或信誉较高的养蛭场购买 , 或自繁 。 其小规模放养密度为:日本医蛭1千条/平方米;茶色蛭、宽体金线蛭1-3千克/平方米 。 种蛭要求个体肥大 , 以每条12-20克的青年蛭为最好 , 活泼好动、体表光滑、颜色鲜艳无伤痕 。 个体在35克以上的老蛭应淘汰 。 若亲自到购种场 , 建议主人在距育种池1米处吹一口气 , 如能作出迅速反应为佳 。 如是大规模养殖 , 其放养密度为30-50千克/亩 , 约2400-4000条 , 只要食物链搭配合理 , 100千克/亩也是可以放养的 。 种蛭宜春、秋投放 。
四、日常管理
1、投喂饵料 。 放种时即投放螺蛳、河蚌80千克/亩 , 因前期工作做得较好 , 这时基本上无需更多的工作 。 当幼蛭出茧而食料不够时 , 可投放畜、禽、鱼用饲料 , 或每天泼熟豆浆3-4次 , 5千克/100平方米 , 或喂些蚯蚓、昆虫、灭菌蝇蛆等 , 也可根据需要合理投食 。 只有日本医蛭才吸血(每周投放动物鲜血凝块放入池中 , 4小时后应及时清除残渣 , 以免污染水质) 。 蚂蝗耐饥性很强 , 一次饱食可15天不进食 , 能依靠体内储存的能量来维持新陈代谢 , 不会饿死 。
2、调节水质 。 水源是蚂蝗生存的主要条件 , 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 7-8月水温较高 , 可考虑架设防晒网遮阴 。 要注意适当换水 , 当水透明度小于25-35厘米时需换水 , 同时清理已死亡漂浮在水面的螺、蚌尸体 。 注意 , 很可能螺壳内有幼蛭 , 用镊子将其取出 , 以减轻对水的污染 。
3、产卵孵化 。 蚂蝗在南方2月出土 , 长江流域3月 , 北方4月份 , 如温度过低常躲在枯草或平台附近的腐殖土内 , 10℃时伸展身体静伏于池塘内 , 游动时头端迎着水流 。 15℃左右时交配 , 头端方向相反 , 雄孔对着对方的雌孔 , 受精率约70% , 因此并非每条都产卵 , 交配后约1个月开始产茧 。 交配和产卵期内池塘附近要保持安静 , 否则易造成蚂蝗产空茧 , 孵化期内避免在平台上走动 , 以免踩破卵茧 。 在此期间的水位低于平台10厘米左右 , 直至幼蛭全部出完 , 即使暴雨淹过平台 , 应于3天内复位 , 否则将会造成卵茧内的幼蛭窒息死亡 。 受精蛭产2-4个卵茧 , 呈椭圆形 , 大小约为28毫米x20毫米 , 茧重1.5克 , 茧内幼蛭30条左右 , 约经20天左右即孵出幼蛭 , 3天后可自行采食螺、蚌类的体液 。 水温达30℃蚂蝗停止生长 。
推荐阅读
- 百合花能在室内养吗
- 酒店可以带宠物吗
- 幼犬可以喝酸奶吗
- 室内最好养的植物排名
- 矾根可以在室内种植吗
- 养一只苏卡达也犯法吗?
- 天竺葵能在室内养殖吗?
- 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兰花适合养殖在室内吗
- 垂吊天竺葵好养吗:能养几年,可以在室内养吗
- 天竺葵适合屋顶花园养么,适合放室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