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次爆炸!为什么是斯里兰卡?( 二 )


2
被殖平易近统治了快要450年
作为“印度洋上的明珠” , 固然能解脱印度 , 但斯里兰卡注定不会承平静 。 1948年斯里兰卡自力之前 , 曾被欧洲列强殖平易近了快要450年 , 葡萄牙、荷兰和英国各占三分之一 。
欧洲殖平易近者为何如斯钟爱这个小岛?
他们看中的当然是斯里兰卡的地舆位置 。 前面我们说斯里兰卡是边缘海岛 , 那是相对于南亚次大陆而言;但将视野投之于海说神聊印度洋 , 斯里兰卡不仅不边缘 , 仍是绝对的中间 。
斯里兰卡位于海说神聊印度洋计谋水道之上 , 又地处红海与马六甲海峡的中心 。 所以 , 在海说神聊印度洋海上商业中 , 它是毗连工具的自然中心站 。
15宿世纪末期 , 葡萄牙舰队绕过好望角达到印度 , 并在1505年登上了斯里兰卡岛 , 按照史乘记录 , 那时的斯里兰卡岛一共分当作了7个王国 , 并不是一个同一的国度 。 这7个王国彼此间争斗不休 , 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
葡萄牙人很快将这些内斗的小王国征服 。 与此同时 , 他们将这里定名为锡兰(Ceylon) , 这个名字一向沿用到了自力后 , 直到1972年才改回了本来的名字——“兰卡”(Lanka) 。 这个词前面加上一个敬语“斯里”(Sri) , 就是斯里兰卡这个名称的由来 。
葡萄牙商人在军舰的护卫下赶走了阿拉伯商人 , 垄断了斯里兰卡的喷鼻料商业 。 英国专栏作家汤姆·斯坦迪奇(Tom Standage)在2009年出书的《舌尖上的汗青》(An Edible History of Humanity)一书中具体记实了那时的环境 。 当葡萄牙人的舰队进入印度洋海域时 , 惊奇地发现来交往往的摩尔人(穆斯林)船只都没有武装 。
本来 , 那时的印度洋四周没有居支配地位的政治或者军事力量 , 商人们自由竞争 , 经由过程价钱战或者供给更优质的办事来打败竞争敌手 , 凭借杰出的口碑和本地人经商 。
葡萄牙人习惯了地中海商业模式 , 这种模式始自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 , 各个商队凭借武力彼此竞争 , 胜者通吃 , 败者退出江湖 , 甚至连命都保不住 。 葡萄牙人把本身熟悉的这套地中海模式带到了印度洋 , 用武力赶走了阿拉伯商人 。 固然因为各类原因葡萄牙人未能成立喷鼻料垄断企业 , 但它却当作功地为欧洲人在东方的商业界定了新的模式:以垄断与封锁为根本 , 由武装船舰从连当作收集的商业据点执行 。
除此之外 , 葡萄牙人还带来了一种新的宗教——上帝教 。
葡萄牙殖平易近者依靠武力强迫沿海地域的原居民接管统治 , 改变崇奉 , 在执行过程中碰到了很大阻力 。 那时全岛独一幸存的康提王国的国王自知本身没能力赶走葡萄牙人 , 便派出特使标的目的荷兰求援 。 正好荷兰东印度公司也正筹算进军斯里兰卡市场 , 两边一拍即合 , 荷兰舰队开到斯里兰卡 , 把葡萄牙人赶了出去 。
于是 , 这个岛自1656年起头就酿成了荷兰殖平易近地 。

第9次爆炸!为什么是斯里兰卡?

文章插图

(图为荷兰人绘制的锡兰地图)
荷兰人吸收了葡萄牙人的教训 , 在办理政策和宗教传布等方面要比葡萄牙人宽松良多 。 别的 , 荷兰人并不像葡萄牙人那样只顾着赚钱 , 而是投入了必然的人力物力扶植斯里兰卡 。 好比 , 荷兰人挖了良多条人工运河 , 此中有不少至今仍在利用 。 再好比 , 荷兰人把欧洲的司法系统带进了斯里兰卡 , 这套系统也一向沿用至今 。 虽说荷兰人这么做本家儿如果为了便利东印度公司谋取更大的经济好处 , 但此中的一些办法客不雅上帮忙了斯里兰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