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比方,有一个炒股很厉害的朋友,你把钱给他炒股,那么关于这笔钱的性质和收益风险,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算借款,就是不论他挣钱还是亏钱,也不论挣的多少,都需要向你支付每年5%的利息:第二种,他帮你操作,就是如果挣钱了给你利润,如果亏钱了也算你的,但无论挣钱还是亏钱他都收取服务费 。
你会选哪个?
一种是固定收益,收益较小,风险较小,但旱涝保收;另一种风险较大,但是收益可能也更大 。
【「新秀开讲活动总结」理财入门基本常识】而银行存款和银行理财,也是这样的关系,银行存款是一种借贷关系,就是银行向你借钱,到期支付固定利息;而银行理财产品是代客理财,也就是风险由你承担(保本保息的产品除外),银行只是收取管理费和超额利润(实际收益大于预期收益的部分按比例) 。
所以,一个是借款放贷,一个是代客理财,性质不一样,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不一样,银行肯定会让理财产品利率高一点,否则利率没优势要不保本,谁买理财产品?而如果银行一味的提高存款利率而不提高贷款利率,存贷利差缩小银行可能赔钱赚吆喝,而卖理财产品无论投资者盈亏,银行都能赚管理费 。
而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理财产品,主要会面临包括市场风险、系统性风险等在内的投资风险,简单说就是收益达不到预期收益率(而存款满期肯定会达到存款时的利率)的可能,更有损失本金的可能(而存款金额在50万元以下受存款保险制度绝对保证本金安全),还有流动性风险,也就是在理财产品封闭期是不能提前赎回的(而存款可以提前支取) 。
以上都是基于当前的理财产品的性质来说的,未来理财产品的发行都将由银行的理财子公司来做,产品性质又会有所不同,大家可以在我的头条号专栏里或者问答里找到最新的解读 。
问题6·经常有新闻报道,去银行存款结果变成购买了保险,结果亏损严重,怎样避免这类事情发生?现在经常会看到一些新闻,在银行买理财结果出现“飞单”(不是银行理财销售范围内的产品)或者存款(理财)变保险,最后亏损严重,要想避免这类事情发生,我认为有必要先要搞清你最终买的是什么产品 。
文章插图
第一,看产品说明书发行人,从产品说明书中找到发行人或者产品管理人的信息,如果这些主体是银行,那么这个理财产品就是银行自身的,如果是某某保险公司、某某基金公司、某某投资公司,那么就肯定不是银行的产品 。
第二,从产品名称上区分,因为我们现行金融制度是分业经营,也就是银行、保险、证券、基金都不能混业经营,所以银行即便是销售保险、基金、信托、资管类产品都属于代销产品,出现这些字样肯定不是银行的产品;如果是存款,那么回单上一定会有“存款”“存单”字样 。
第三,从印章上区分 。 如果是银行自己的产品包括存款和理财,盖的只有银行公章,而代销产品,可能会有银行公章,但一定会有其他公司的标志或公章 。
所以只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再多掌握些理财常识,就可以避免被骗 。
问题7·常规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范围是怎样的?如何计算的,购买后最终没有达到预期收益会怎样?
以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保本理财受益范围应该在3%-4%之间,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在4%-5%之间,这只是大致范围,银行不同、起点金额不同、期限不同都会有差异,具体要看产品说明书标注 。
推荐阅读
- 家庭理财「保值」神器?风险有点高
- 「涨点小知识」生活趣味冷知识分享,每日一科普,带你涨涨见识
- 「我为群众办实事」芝罘区塔山社区开展“活得明白”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 「转载」三百句心理健康的名言警句
- 心理健康知识科普「朱鑫」
- 中华穿山甲在中国大陆地区已「功能性灭绝」,是真的吗?
- 「昆山会计」财务人员必须掌握的会计基础知识总结
- 「接地」是什么?
- 为什么安静时,头部会有高频、尖锐的「嘤——」的声音?
- 「列车为高考考生临时调度」是否合理,会带来哪些影响?